文本

报道/首次发出雾霾红色预警的雾都北京

12月8日,中国北京史上第一次发布了雾霾红色预警。图为一名男子为了不吸入受污染的空气而戴上了口罩。同日,在北京注册的私家车一半都因限号被禁止出行,施工现场工事中断,学校也被停课。北京/美联社•韩联社

12月8日早上8点30分,从中国北京东北部外围的朝阳区望京到市中心的国贸之路仿佛置身云中。拥有750年历史的古都变成了像从空中撒下面粉的雾都,曾是地标的主要建筑物都深深隐藏在雾霾之中。就连因为外形被叫做“大裤衩”的这座巨大的建筑——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都要走到跟前才能显现出模样。出租车开上低矮的上坡路时,好像被灰蒙蒙的天空吞噬进去。雾霾导致能见度变低,车辆大早上也要开启前照灯。灯光中反射的雾霾颗粒好像车辆在发射激光光线,引起了人们的错觉。

上班路上,人们在地摊边买了饺子、粥、油条等食物脚步匆匆地上路。市民们大部分都戴着口罩,市中心仿佛变成了口罩博览会会场。从白色、红色、蓝色等形形色色的口罩,到设有净化装置的口罩都十分显眼。在国贸金融商街工作的20多岁李某说“虽然我现在因为工作留在北京,但是以后为了孩子也要离开这个地方”。另一位市民反问道“以牺牲健康和人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率就那么重要吗?”。“雾霾是国家谋求发展必须付出的代价”(40多岁的金融业从业者)、“冬天经常有雾霾,我都习惯了”(20多岁的女性)等诸如此类平淡的反应不在少数。

北京市环保局当天上午发布了气象灾害雾霾红色预警,这是自2013年北京市启用雾霾预警系统后第一次发布红色预警。红色预警是霾尘浓度PM2.5(直径2.5毫米以下的微型灰尘)浓度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且持续四天以上时发布的预警。红色预警是青色-黄色-橙色-红色四个阶段里最高的预警。一旦发布红色预警,就会强制实施各级学校停课、车辆限号、市内施工停工、部分污染排放工厂停工、上下班时间弹性制等措施。

接到首个红色预警的市民们从前一天晚上开始便在微博(中国版推特)上犹豫纠结,纷纷询问“我们学校明天停课吗”、“要不要上班”。当天一大早,居民区就像休息日一样清闲。公寓入口停得满满的校车也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医院的呼吸器官病科挤满了病人。朝阳医院院方表示“五天内呼吸器官病患者已超过了500人”。

对阴郁天气的不满情绪最终指向了政府。一位北京市民在回答记者“不因雾霾感到郁闷么?您觉得什么时候能好转?”的提问时说“这你找习大大问去”。他说“政府没有好好整治才会变成这样,只要好好整治四个月就会改善的。比我聪明的官员们不可能不知道方法”。一个网民写到“人祸猛于虎”。

市民们对政府亡羊补牢式的举措并不满意。一周前的12月1日,中国环境主管部门在PM2.5浓度接近1000微克/立方时也不发布红色预警,而是发布较低一级的橙色预警,因而遭到了舆论的攻击。而习近平主席当时正在巴黎参加气候变化大会。这次雾霾浓度仅在300微克/立方米下也提前发布了红色预警。20多岁的李某摇摇头说道,“这种程度根本不算什么……”《澎湃新闻》讽刺说“人民把这次事件叫做橙红门”。

中国政府似乎对“雾霾大乱”感到稀松平常。环境保护部部长陈吉宁12月6日到7日连续召开了会议,他表示“将严处不遵守雾霾对策的个人和企业”,并向首都圈12处地方派遣了环境监督组。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写到“人民大范围的批评舆论迫使当局出台对策”,“雾霾问题不仅仅是单纯的环境问题”。

与阴郁的天空不同的是,道路由于车辆限号畅通无阻。出租车司机陈某自嘲道“做我们司机这一行的好是好,不过代价太大了。我们这不是拿北京人民的生命当担保在工作嘛”,“这是只有在北京才能看到的景致,好好欣赏吧”。同一天,住宅区里到处都是用来取暖的煤炭,火电厂升起了白烟。雾霾预计会在12月10日才会散去。

成演哲 驻北京记者(china@hani.co.kr)

 

韩语原文:http://www.hani.co.kr/arti/international/china/720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