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汽车25%关税”连美国企业也遭殃……关税战能“持久”吗?

图为在墨西哥西北部埃莫西约当地生产的福特汽车。 照片摄于3月26日。(图片来源:路透社 韩联社)

当地时间26日,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宣布将对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受此影响,通用汽车(GM)股价在常规交易时段下跌3.1%,盘后交易更是暴跌8%。福特与斯特兰蒂斯股价也分别重挫4.5%,其跌幅远超韩国现代汽车(-4.3%)和日本丰田(-2%)。虽然特朗普打着振兴本国制造业的旗号,但市场显然判断,美国企业同样难逃关税冲击。

美国企业同样受到冲击的原因在于,尽管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促成的美、墨、加单一市场正面临30年来的首次分裂,但汽车产业供应链的国际化程度却不断加深。数据显示,美国最大汽车制造商通用汽车去年在墨西哥生产71.2万辆汽车,其中85%销往美国。福特的这一比例更高,达92%(35.8万辆)。拥有克莱斯勒等品牌的斯特兰蒂斯为77%(31.4万辆)。这些美国企业为享受免税和低劳动力成本,纷纷在墨西哥设厂,它们对美出口的汽车数量大多超过韩国、日本以及德国车企。相比之下,起亚去年在墨西哥生产的汽车中,只有62%(16.7万辆)出口至美国。

正因如此,美国企业反而将在此次汽车关税政策中受到更多损失。本月初,特朗普政府原计划对墨西哥和加拿大产汽车加征25%关税,后因美国车企强烈抗议称“仅对这两国征税将使我们处于不利地位”,而将征税计划推迟一个月。被认为受影响最严重的通用汽车子公司——韩国通用,去年对美出口量也高达41万辆。

特朗普最亲密的盟友、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掌舵的特斯拉因其公司在美国本土生产并销售所有汽车,因此在此次关税政策中较竞争对手更具优势。然而他也在社交平台X(原推特)上发文坦言,进口零部件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不容小觑”。

汽车产业分析机构考克斯汽车(Cox Automotive)分析称,若美国对进口汽车及零部件加征25%关税,墨西哥和加拿大产汽车单车成本将增加6000美元,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成本也将上涨3000美元。该机构预测,北美汽车日产量将缩减约30%,即每天减少约2万辆。这意味着制造业将陷入“产量下滑、价格飙升”的双重困境。美国汽车协会发表声明,呼吁根据替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美墨加协定》(USMCA),“必须维护北美一体化汽车产业的竞争力”。

因此,汽车关税政策很可能成为衡量特朗普高关税政策能否持续的关键试金石。关键在于长期饱受高通胀困扰的美国消费者,将如何应对汽车这一家庭购置的最昂贵耐用消费品的价格上涨。若消费者因汽车价格飙升而减少购买,则可能引发“消费萎缩→生产缩减→工资下降”的连锁反应,这显然是特朗普最不愿看到的局面。

美国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措施,以减少本土企业的压力。在最新公告中,美方以“难以界定适用《美墨加协定》的汽车零部件美国产比例”为由,暂将这些产品排除在关税征收范围之外。美国政府还在考虑允许借款购买美国制造汽车的消费者,在所得税中扣除相应利息,以缓解高关税带来的影响。

李本宁 高级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economy/global/1189312.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