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开始研究汉字标记方案
市民团体反驳“混用已经是前提了”

图为去年8月13日,“小学教科书汉字并记反对国民运动本部”会员们正在首尔光化门广场举行韩文教科书葬礼行进。(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韩国教育部开始进行与在小学教科书上标记汉字方案有关的政策研究。教育部曾在去年想通过修改教育课程推动在小学教科书上标记汉字,但因为引起争议而暂时保留了这个意见。
教育部教科书政策科相关人士4月5日在同《韩民族日报》的通话中称,“决定进行题为《小学教科书汉字标记方案研究》的政策研究,已经委托教育部企划助理室进行审查。计划本月在官网上公布政策公告”。从教育部的角度来看,关于小学汉字教育必要性的研究从《2009修改教育课程》之后就一直在进行,但是,关于在实际的教科书上标记汉字,怎样解释这个汉字,这样的研究却是第一次。政府去年为了将汉字标记方案列入《2009修改教育课程》中,还举办了听证会,但是因为存在反对的声音,在去年9月教育课程公开时,保留了这个方案。
部分重视韩文教育的市民团体仍然反对这个方案。“反对小学教科书汉字标记的国民运动本部”针对教育部推动研究一事抄发了公文,主张称,“研究主题并不是中立的。而是以在小学教科书上标记汉字为前提的”,“应该从小学教科书的汉字标记必要性开始进行研究”。
教育部教科书政策科相关人士称,“没有针对所有小学教科书的最小标准的研究”,“研究之后,也需要进行现实适当性研究,不能断定地称政策研究的结果就是结论”。
金美香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