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极右教会与YouTube播下的反共与反华情绪……遇上尹锡悦后“引爆”

从附和到暴动,站在极右翼先锋的2030多岁年轻人一代

退行性意识是如何形成的

1月18日,在首尔麻浦区的首尔西部地方法院附近,擅自翻越围墙闯进法院的尹锡悦支持者们被捕。 (图片来源:联合采访团)

反共、反中、否定选举、白骨团……就连从北这一标签似乎也已经失效的2025年韩国社会中年轻人之间开始流传荒唐而又陌生的“极右词汇”。以“清除从北势力”为口号的尹锡悦总统宣布紧急戒严后,随之而来的抗辩激发了支持者的情绪,甚至蔓延到冲击法治堡垒法院和人身威胁。而被捕者中超过一半是年轻人,他们沦为了被拘押调查的犯罪嫌疑人。

突破第六共和国宪法的界限和常识底线的这些危险言论是如何生成、扩散并指向年轻人的呢?专家指出,这是通过“教会”和“YouTube”相连接的极右势力与主流保守政治圈相互作用的结果。这些逐渐壮大的极右声音,最终通过共和国总统以一种破坏性的方式爆发了出来。

反共的摇篮,极右翼基督教

“哈利路亚”,“阿门”。每当在首尔汉南洞总统官邸前的尹锡悦总统支持集会演讲结束时,都会响起这样的呼声,这揭示了某些极右翼倾向教会仍然存在的强大影响力。与因资金匮乏而逐渐衰退的枯叶剂战友会、父母联合会等传统右翼外围团体不同,这些教会如今仍在积极培养“极右翼青年”。在官邸前的集会现场,身穿由全光焄牧师创立的“清教徒灵性训练院”背心的青年随处可见。

自1989年韩国基督教总联合会(韩基总)成立以来,保守派基督教开始在政治领域凝聚力量,并将“共产主义=反基督教”的逻辑应用于政治和社会现象的方方面面。裵德万(音)基督研究院尼希米院长指出,“韩国的保守派基督教从李承晚政权时期到军政府独裁时期一直与既得利益集团保持密切联系,由此深植反共主义。这些人认为,反共比信仰本身更为重要”。他还补充道,“至今,许多教会仍向从孩子到老人各年龄段灌输保守意识形态,并将诸如女权主义等社会变革视为‘反基督教’的事物加以教育”。

这些影响力通过与主流保守政治势力的亲密关系,逐步扩展到教会之外。第一次政权更迭时期,即金大中和卢武铉政府时期,这种互动进一步强化。他们给金大中的阳光政策贴上“拥共、亲北”的标签,并在卢武铉政府推动修订私立学校法时与当时的保守在野党步调一致。在攻击民主党政府的过程中积聚力量的这些势力,于2008年成功组织力量支持“长老”李明博当选总统。当时,有人宣称“若不投票支持长老李明博,就会从生命册中被抹去”,这一主张的行动领导者便是后来成为韩基总会长的全光焄牧师。

这些势力在朴槿惠总统被弹劾后并未停止活动,通过“太极旗集会”继续试图对主流政治施加影响。他们集中力量推动“黄教安传道士”在2019年成为自由韩国党党首,并将其捧为总统候选人。尽管自由韩国党更名为国民力量党并尝试与极右翼教会势力划清界限,但双方的紧密关系并未轻易斩断。

这一时期,极端保守的基督教势力开始借助反华情绪推出各种阴谋论。他们利用因新冠疫情扩散引发的反华情绪,以及对共同民主党在国会议员选举中大胜的不满,将这些情绪发展为“与中国有联系的在野党”阴谋论。这正是如今尹锡悦总统暗示且支持者视为既成事实的“由中国共产党操控的不正当选举”阴谋论的萌芽阶段。

1月19日,在首尔西部地方法院,尹锡悦的支持者闯入法院内部。 (图片来源:YouTube频道ROCK TV截图)

向青年扩散,YouTube

朴槿惠总统被弹劾后,接替极端基督教势力扮演“极右翼摇篮”角色的是YouTube。过去十余年间,极右翼YouTube渠道持续扩大规模,不仅成为一个成熟的盈利模式,还以其煽动性内容吸引了年轻群体。1月1日,尹锡悦说“我通过YouTube实时直播观看了大家辛勤努力的模样”。这句话反映了这些YouTube频道作为“他们自己的媒体”所拥有的影响力。

极右翼YouTube通过传播针对中国、移民者、性少数群体和女性主义的仇恨言论,不断扩大其影响力。这种言论与传统极右翼基督教的声音一脉相承,但其更具“大众性”的特点使其更容易扩大受众范围。截至本月22日,民主党以“煽动内乱”为由举报的申惠植、裴承熙、高成国等10名YouTuber的总订阅数已高达1017万。

最初,保守政治势力内部对这些YouTuber的态度是保持距离的。2022年,当时担任总统室市民社会首席秘书的姜升圭因出现在极右翼YouTube节目中而遭受猛烈批评,这便是典型案例。然而,随着尹锡悦政府的上台,这种界限逐渐被打破。最近,像尹相现等国民力量党议员等主要政治人物频繁出现在极右翼YouTube节目中,这甚至不再引发争议。与执政党的交流被视为“主流政治的认可”,这进一步强化了极右翼势力“我们并没有错,我们也不是少数”的信念。

极右翼的崛起,尹锡悦扣下的扳机

围绕教会和YouTube发展的极右翼言论,在与主流保守政治势力保持联系的同时逐步扩大影响。然而,在12·3内乱事件之后,这些极右翼观点突然全面浮现在韩国社会,甚至呈现出推动主流保守政党国民力量党的极右化趋势。“出版与研究团体山贤斋”企划委员张锡俊(音)指出,“选举舞弊的论调正成为极右翼思想的黏合剂,从在线社区到教会内这些观点正零星传播开来。而国民力量党等保守政党却缺乏应对这些极右翼言论的替代性意识形态”。他补充道,“美国或欧洲的极右翼通常是逐步演变而来的,但在韩国,这种极右翼通过尹锡悦的近卫政变突然爆发,对整个社会造成了毁灭性的冲击”。

正是因为12·3内乱事件不仅践踏了宪政,还可能引发随之而来的“思想战争”,专家们对此深感忧虑。首尔大学政治外交学教授朴钟熙表示,“尽管我们在1987年实现了民主化,但似乎仍有一部分公民停留在第五共和国的状态,未能真正适应第六共和国宪法”。他进一步指出,“这次紧急戒严就是那些‘第五共和国公民’所支持的内乱。宪法只是一个大致的指导框架,具体如何解读和适用取决于公民本身。如果‘第五共和国公民’无法迈向现代宪政社会,我们将继续经历此类不稳定的局势”。

李智慧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society/society_general/117935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