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新闻分析】习近平“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生战生乱”的发言包含高度的外交战略

当地时间11月16日下午,在秘鲁利马,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会谈。(图片来源:路透社 韩联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当地时间16日在秘鲁首都利马与美国总统拜登举行“告别”会谈。习近平表示,“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生战生乱”。习近平曾在2016年~2017年发表过同样的讲话。习近平主席时隔7年再次发表这一讲话,包含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复杂外交信息。

在此次会谈中,习近平对过去4年的中美关系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修昔底德陷阱”不是历史的宿命,“新冷战”打不得也打不赢,对华遏制不明智、不可取,更不会得逞。可以认为,这意在强调,在新一届特朗普政府成立之前,美国有必要与中国合作。习近平就台湾、经贸科技、网络安全、南海、乌克兰危机和朝鲜半岛等问题阐明中方立场时提到,中方不会允许朝鲜半岛生战生乱,不会坐视中国的战略安全和核心利益受到威胁。

2016年4月,习近平在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外长会议开幕式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作为半岛近邻,我们决不允许半岛生战生乱,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对谁都没有好处。2017年12月14日,习近平与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举行会谈时也强调,绝不允许半岛生战生乱,半岛问题最终要通过对话协商解决。

2016年和2017年是韩半岛战争危机达到高潮的危险时期。朝鲜进行了第四至第六次核试验,并发射了“火星-14”等一系列洲际弹道导弹(ICBM)。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以“火焰与愤怒”来应对朝鲜的核武威胁,朝鲜就此回应称,正考虑对关岛周边进行包围射击的作战方案。在此情况下,中国向朝鲜发出了警告信息。中国暂停了对朝鲜的石油出口,并在鸭绿江沿岸部署了坦克,向朝鲜施压。中国还积极赞成联合国安理会的对朝制裁方案。

7年后的今天,即将成立的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强调对中国的施压和与朝鲜国务委员长金正恩的对话等。朝鲜与俄罗斯签订了相当于军事同盟的条约,加强了军事合作等全方位紧密接触,并派遣了大规模军队协助俄罗斯同乌克兰作战。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习近平再次提出的“不会允许半岛生战生乱”的信息包含着非常复杂且多重战略考量。

首先是要管理中韩关系。15日习近平与韩国总统尹锡悦举行了会谈,尹锡悦呼吁中方在解决朝鲜挑衅和俄朝军事合作等方面发挥建设性作用,习近平就此表示,中方希望地区紧张局势缓和,不希望半岛出现紧张局面,愿当事方通过对话协商推动半岛问题得到政治解决。

两年前在巴厘岛举行的“尹习会”上,在谈到朝核问题时习近平表示,“希望韩国积极改善韩朝关系”,为缓解半岛的紧张局势,强调 “韩国应改变政策”。但在此次他会谈上他表示,包括朝鲜在内的“当事方”应推动半岛问题得到政治解决。这是态度上的微妙转变,即拉进了与韩国的关系,同时也对朝鲜形成了牵制。

其次,与2016年~2017年一样,是对通过军事挑衅加剧半岛周边紧张局势,向俄罗斯靠拢的朝鲜发出的“警告”。朝中的关系表面上是战略友好合作关系,但在表象之下,双方之间的不满与矛盾却正在扩大。韩国国立外交院教授金汉权(音)表示,“朝鲜希望将当前的国际形势定性为‘新冷战’,强调韩美日与朝中俄在东北亚地区的对抗,而中国则认为,在美中战略竞争的背景下,出现韩美日与朝中俄对立的格局将对中国不利。特别是朝鲜派兵对中国而言是一个很大的负担”。

第三是为应对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启朝美核谈判而准备对美协商筹码。2016年~2017年,中国与朝鲜也因朝鲜连续进行的核导挑衅而产生矛盾,但最终随着特朗普和金正恩开启核谈判,朝鲜和中国再次走近。中国作为“朝鲜的后盾”在谈判中发挥了影响力。

金汉权分析称,“中国为应对特朗普的回归,称‘不愿看到半岛陷入动荡甚至生战生乱’,强调朝美核谈判的必要性,从而也希望提高中国在谈判中的影响力”,“如果朝美谈判重启,中国可能会像2016年~2017年那样,以此为契机改善与朝鲜的关系,重新获得影响力,同时强调中国对半岛问题的‘建设性作用’”。虽然朝鲜这次可能会试图利用俄罗斯而非中国作为推进朝美谈判的杠杆,但如果特朗普和普京通过谈判结束乌克兰战争,朝鲜最终可能会摆脱对俄罗斯的单纯依赖,同时寻求改善与中国的关系。

朴敏熙 高级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politics/diplomacy/116800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