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崔泰源在谈及美国全面发动的“关税战争”时表示,“世界贸易组织(WTO)体制已经无法回归”。由于自由贸易导向的多边主义秩序正在瓦解,韩国经济和企业须加强应对,以适应这一变化。
在25日的大韩商工会议所会长就任4周年记者会上,崔泰源谈及当前经济形势时表示,“虽然春天已经到来,但经济仍处于寒冬”。中国希望恢复世界贸易组织体制,坦率地讲,韩国也是如此。因为这一体制最符合我们当前的经济模式”。但他也提到,学者们普遍认为,中美竞争可能会持续30年以上。
崔泰源称,“面对这一形势,我们最大的课题是究竟要等待地缘政治格局的变化,还是主动改变自身的商业模式。如果选择不变,那么韩国经济将因各种地缘政治问题而受到压制”。他主张,“韩国以出口为中心的经济发展模式将走向终结,因此,需要发展人工智能(AI)能力,以增强制造业竞争力,进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于美国以贸易逆差过大为由,对韩国征收对等关税等施压行为,崔泰源指出,“(美国对韩国)贸易逆差中,约80%以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形式重新回流至美国”。他还解释称,“过去8年,韩国一直是美国最大的外资来源国,就像硬币的正反面,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因为韩国企业在美投资建厂时,往往需要从韩国进口美国无法提供的设备和中间材料,这些进口数据便被计入美国的贸易统计”。因此,崔泰源表示,他已向美国政府说明了韩国对美贸易顺差的这一结构特征。
崔泰源表示,在上月访美期间,他向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提出了三项建议:一是韩国企业继续对美投资,二是扩大对美国天然气等商品的采购,三是推动韩美在能够产生协同效应的领域展开合作。他还提到,现代汽车近期宣布扩大对美投资,正是这一系列合作的一环。关于韩国企业应对对等关税或各种商品关税的措施,崔泰源表示,“由于美方尚未公布具体措施,因此暂时难以制定明确的对策。只有等美国政府正式发布相关政策后,才能制定相应对策”。崔泰源表示,企业可能的应对方案将包括,将生产设施迁往美国、申请关税豁免,或将关税成本转嫁到产品价格上等。
李本宁 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