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500万名观众已成为《釜山行》的“僵尸”

僵尸电影到底有何魅力?

电影《釜山行》

“当地狱被填满的时候,死人就会走到地面上来。”(乔治•罗梅罗导演于1978年所执导的电影《活死人的黎明》中的台词)

“Zombie(僵尸)”这个词语是从非洲安哥拉西北部所使用的金邦杜语(Kimbundu)中表示“亡者之魂”的词语“nzumbe”派生而来的。与黑奴一起扩散到加勒比海地区的伏都教(Voodoo)的巫师们通过咒术而制造出来的“如同尸体一样的人”,这就是Zombie(僵尸)。僵尸通过“僵尸电影之父”乔治•罗梅罗导演被重新塑造成为恐怖电影中的角色。莫名死后而复生的僵尸生食活人。如果被这些僵尸咬了,那么活人也将变成僵尸。对于这些无法用语言沟通的残忍刽子手们,一般而言,制服他们唯一的方法就爆掉他们的大脑。这也是罗梅罗研制出来的僵尸电影的典型。

僵尸电影大片《僵尸世界大战》(2013年)的原作者马克斯布鲁克斯(Max Brooks)称,“他们都是传染病者,而人类是这些传染病的传染源”。这部大片中,地球上仿佛不会剩下任何一个人类,铺天盖地的都是僵尸,非常恐怖。

与僵尸电影素材已经扎根了的西方相比,韩国一直以来是一片“僵尸清净之地”,直到2005年以后,可称之为“僵尸”作品的电影才开始有那么一两部。这也是电影《釜山行》(导演:延相昊)的票房超乎寻常飙升的原因之一。7月24日上映五天票房就突破五百万观影人次(以发行公司的最新统计数据为准),全韩国的电影馆都充满了恐怖的尖叫声。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现在韩半岛迎来了僵尸们的大进攻,小编在此整理一下关于僵尸素材的所有精华信息。暗地里活动的“僵尸迷”们纷纷现身开口了。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在《釜山行》之前上映的与僵尸有关的作品,朝着僵尸的恐怖魅力方向小心翼翼地迈出第一步。

僵尸作品,一旦迷上就无法自拔

“如果你有过扒开无数的人群,从人群中走出来的经历,那么应该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如果这些人都是僵尸的话,怎么办?’,哪怕这种想法只是一两次”。僵尸漫画作品《学校》的作者朱东根(音)就是一个“僵尸迷”。他表示,虽然非常喜欢各种灾难片,但是在这些灾难片中僵尸片的“娱乐性最强”,“哪怕只要想想自己能否像英雄那样救助人类,假设自己就是那个不能上街只能待在家里的那个人,手心就会捏上一把冷汗”。当他看完《惊变28天》(2002年)以及《凌晨的诅咒》(2004年)之后,他干脆就直接开始画僵尸了。为了描述人类的各种形象,于是选择了学校这一封闭的场所。他认为比起僵尸而言,更讨厌更可怕的是人类自身。不是说只要躲过僵尸就能保证生存下来,这就是僵尸片的魅力所在。

图为以僵尸为素材进行创作的周东根(音)作家的网络漫画“现在我们的学校”。

搜集了近100余部僵尸作品的网上购物中心“FUN SHOP”的编辑韩尚贤(音,30岁)也持有同样想法。他以美剧《行尸走肉》为例说道,“《行尸走肉》随着情节的展开,僵尸的比重渐渐减少。处于极限生存环境中人们之间的矛盾以及对立反而成为观看这部电视剧的原动力了”。

延相昊导演的想法也是如此。他在准备《釜山行》的过程中,把所有的僵尸电影基本都看过了。在《釜山行》这部电影中,费尽心思刻画火车中人物们的心理,完全不亚于与僵尸之间的生死决战。用他本人的话来说,火车中出现的是“一个凭借偶然和运气要么变成坏人要么变成好人的世道”,果然比僵尸更恐怖的人类登场了。

“恐怖迷(horror mania)”博客的博主刘吉雄(音,37岁)也是一个“僵尸迷”。他小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罗梅罗的电影,之后就被其所迷倒,到现在已经看了近150部僵尸片,其中的怪异的场面也能够很轻松地接受。在他看来《釜山行》怎么样呢?他说“这部电影为了保证大众性,除去了血腥的场面,然而对于僵尸的化妆术,作为僵尸迷真的很想点赞”。也许是因为在B级的僵尸片中,有时将眼睛涂抹成青紫色就称之为僵尸,这着实令人发笑。

僵尸如何进化了?

“僵尸”一词最早出现在电影中是在由维克多•哈尔佩林(Victor Halperin)执导的《白色僵尸》(1932年)。影片刻画了所谓的“码头僵尸”在巫师的药的作用下自身灵魂受其奴役的故事。其攻击性较之后的僵尸而言较低。

电影题目中虽未出现“僵尸”一词,但是有一个电影被奉为“活死人教科书”,那就是乔治•罗梅罗指导的“僵尸三部曲”。在活死人系列第二部的《活死人黎明》中,面色为草绿色的僵尸们尽管步速慢,但是可以上楼梯和梯子,同时还可以使用棍子等工具威胁幸存者的性命。然而依旧没有明确解释出现僵尸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分析称,影片中僵尸们活过来的时候就会不断涌向大型购物场所,这是映射了当时美国社会中所蔓延的消费主义。

图为由乔治•罗梅罗所指导的电影《活死人之地》。

此后丹尼•鲍伊创作了关于“活死人”的一大革新的作品——《惊变28天》,就此打破了原有定式,开启了“跑动的僵尸”时代。这部作品还以“愤怒病毒”这一具体原因代替了原有的超自然原因,增强了现实性。之后以《清晨的诅咒》(2004年)为代表,众多B级二流电影中也出现了“跑动的僵尸”。

同时还出现了“聪明的僵尸”。在乔治•罗梅罗所指导的《活死人之地》(2005年)中,僵尸们因不满人类的“屠杀”而展开了报复。僵尸也会表达情感,僵尸头目还会领导队伍。电影《热血丧男》(2013年)讲述的是“浪漫的僵尸”。与“人类女性”坠入爱河的一个“男僵尸”拥有着自己的“意识”。看着僵尸为守护爱情而孤军奋战的样子,观众们发现僵尸与人类之间的距离被大大缩小了。

图为在电影《人类灭亡报告书》中出演“高中生僵尸”的演员马东锡。

通过《釜山行》得以大热的众多僵尸作品

在《釜山行》中,人类最为核心的兵器就是马东锡本身。其战斗力虽无法与威力并未得到验证的“萨德”等武器相比,但还是站在了击退僵尸决战的最前线。这样的马东锡其实在之前也出演过僵尸类电影。他在2012年上映的短篇组合电影《人类灭亡报告书》中的“美丽新世界”部分出演了一“僵尸”,是一个十足的流氓“高中生”。

除此之外,在韩国虽然有《突然有一天》(2006年)、《邻家僵尸》(2010年)、《僵尸学校》(2014年)等电影以及在2011年播出的周日独幕剧《我还活着》(MBC)都是以僵尸为素材所创作出的作品,但是都并未获得大众过多关注。

网络漫画中出现了特别多的僵尸。创作主力军是熟悉僵尸的10~20多岁的年轻一代人,因为网络漫画不会像电影一样受到制作经费的影响。除《现在我们的学校》之外,代表性作品还有姜泽(音)的《你的所有瞬间》、沙人的《没有僵尸之国》、李恩在(音)《1号线》等。其中政府在仍有幸存者的城市中投放致命气体(《现在我们的学校》)等揭露现实的内容经常出现。周东根(音)作家称,“以新闻中所了解到的内容为基础,将‘在韩国如果出现灾难便会是这个样子’进行整理后上传到网页漫画”。

未来是否会出现“韩国式僵尸”

《僵尸词典》的作者、电影评论家金峰石(音)评价《釜山行》称,“将大众所熟知的僵尸的基本特征很好地刻画了出来。火车内部就是一个缩小版的韩国社会,映射了许多社会现象。在这一点上做得很成功”。金评论家同时还预言《釜山行》的成功会在韩国正式奠定僵尸类影片的根基,其认为即便当下无法再次出现僵尸类大片,但还是会出现许多小规模的恐怖电影。

大众文化评论家金善英(音)认为《釜山行》是《铁线虫入侵》(2012年)、《流感》(2013年)等“感染灾难”一类的时事类作品。其分析称,“原本僵尸的属性是贪欲的最大化表现,也被用来映射在新自由主义时代下物质化的人类。在韩国,此类映射中更是加入了对没有妥善处理好‘中东呼吸综合征事件’等灾难的国家权力层的批判”。

参考书目《僵尸词典》、《僵尸生存指南》。

李侑珍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culture/culture_general/75367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