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税战”即将打响的前夜,也就是本月8日晚,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与代行总统职权的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通话,他的设想是将“对等关税”作为武器,施压韩国在四个关键领域让步:提高驻韩美军防卫费分担金、投资阿拉斯加天然气管道、扩大进口美国液化天然气(LNG),以及加大对美国造船业的投资。那么,为什么特朗普特别看重这四个议题?
当地时间8日,被特朗普提名为关税谈判负责人的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在接受CNBC采访时,将“阿拉斯加石油天然气开发项目”指定为与韩国谈判的筹码。该项目旨在将阿拉斯加北坡地区的天然气通过长达1300公里的管道运输至位于阿拉斯加南部的不冻港——尼基斯基,再出口海外。该超大型项目的总开发成本高达387亿美元,但因缺乏明确的经济可行性,美国私营企业早已纷纷退出。特朗普上任首日便通过行政命令将该项目列为“最优先事项”,此后不断要求韩国、日本等国家出资参与。从韩国的立场来看,虽然阿拉斯加天然气运输距离短是优势,但若盲目投资,极有可能沦为高价长期采购昂贵天然气的“败笔”。
美国之所以关注韩国造船业,也与其自身造船业的衰退有关。美国长期依赖强大的海军力量维持其海洋霸权,如今却因国内造船业萎缩而陷入困境。美国全国造船厂数量已从400多家锐减至21家,现役军用舰艇为219艘,落后于中国的234艘。由于缺乏竞争力,美国甚至需要依赖盟国完成军舰的维护、维修和保养(MRO)。根据去年数据,韩国以17%的订单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中国的71%。美国的诉求是让韩国造船企业投资其本土造船厂,在美国境内建造船只。但这样一来,韩国本国投资萎缩,就业岗位也可能减少,因此韩国政府和企业亟须拿出细致的应对蓝图,开展审慎谈判。
特朗普从第一任期开始,便持续向韩国施压,要求大幅增加驻韩美军防卫费。此次与韩德洙通话后,他再次特别强调了这一议题。事实上,韩国已于去年10月在美国大选前,与拜登政府达成新的《防卫费分担特别协定》,规定从2026年起的防卫费分担金额为1.5192万亿韩元,并在2030年前按消费者物价指数年增幅逐年上调。协定也已通过韩国国会批准。但特朗普无视这一协议,试图通过重启谈判,以大幅调高韩方分担额度。据了解,美国国防部也已制定相关方针,拟大幅提高韩方分担额,并强化驻韩美军牵制中国的战略功能。
另外,韩国政府9日发布《应对通商环境变化的政策方向》,宣布将“出口券”项目的预算从原来的2400亿韩元增至超过3400亿韩元,并将用于支援汽车产业的政策金融规模从13万亿韩元提升至15万亿韩元,以增强对关税冲击的应对能力。
朴敏熙 高级记者 全涩琪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