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尹锡悦“利用北风”宣布戒严的疑云……愈发凸显的调查必要性

11月27日,韩国海军陆战队第六旅进行了K-9自行榴弹炮发射演习。(图片来源:韩国海军陆战队)

关于尹锡悦政府通过无人机渗透平壤、对垃圾气球的“原点打击”等手段试图挑起与朝鲜的军事冲突,并以此为借口宣布紧急戒严的“利用北风”疑云,韩国国防部尚未说明事实关系,因此通过调查查明相关疑点的必要性正在不断扩大。

10月,朝鲜称“韩国派遣无人机渗透平壤上空”时,韩国国内普遍对此表示难以相信。因为韩美能够通过军事侦察卫星和各种侦察机监视朝鲜全境,没有合理的理由冒着军事冲突的风险向平壤派遣用于侦察的无人机。

然而,在12•3内乱事件之后,舆论风向急剧转变。随着对尹锡悦及其部署在军队中的幕僚的决策能力的质疑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人认为,为了促使朝鲜发起挑衅,然后以此为借口宣布紧急戒严,尹锡悦政府很有可能向平壤派出无人机。共同民主党议员朴范界在9日国会国防委员会会议上表示,“从军方接到举报称,朝鲜方面10月声称的‘韩国无人机渗透平壤上空’的事件实际上由韩军主导,且是根据前国防部长官金龙显的指示进行的”。朴范界质问,“这难道不是以戒严为前提的行动吗?”

民主党议员夫胜灿12日发布资料称,在平壤发现的无人机是“因噪音过大被判定为不适合战斗使用的无人机机型,故意派遣至朝鲜以及被发现,目的是促使朝鲜发起报复性军事行动,从而挑起韩朝局部战争”。他指出,该无人机噪音大到在至少2公里范围内都能听见,因此并非实战用机型,仅用于教育训练。

另外还需要查明,8日无人机作战司令部下属部队内的集装箱发生火灾的原因。民主党议员金炳柱表示,“有举报称,飞到平壤的无人机的操作设备在这场火灾中被烧毁,因此达到了销毁证据的目的”。对此,国防部于13日发布调查结果称,此次火灾并非人为纵火,而是因电力故障引发。

问题在于,自10月以来,针对“是否向平壤派遣了无人机”的质问,国防部始终以“无法确认”这样的模糊态度回应,加剧了相关疑惑。在韩国国内,能够操作类似于渗透平壤的无人机机型的机构包括地面作战司令部、无人机作战司令部及情报机构。如果调查机关展开强制调查,确认这些机构的无人机飞行记录及库存情况,便有望查明相关疑点。

10月19日,朝鲜主张在平壤发现的无人机残骸与韩军使用的无人机是同一款,并发布了相关图片。(图片来源:朝中社 韩联社)

金龙显为了挑起与朝鲜的局部战争,上月指示联合参谋本部(联参)对朝鲜放飞垃圾气球的地点进行“原点打击”,这一指控也需要通过调查查明真相。据在野党主张,12•3内乱事件发生前五天,即上月28日,联参正在召开关于朝鲜今年第32次空飘垃圾气球的威胁评估会议。当时金龙显给主持会议的联参议长金明洙打电话,要求对朝鲜放飞气球的区域实施“原点打击”。对此,金明洙反对称,“气球并未对国民造成任何伤害,原点打击与现行国防部政策相悖”。

对气球放飞地进行原点打击意味着韩军对朝鲜黄海道区域实施炮击或战机攻击。如果朝鲜反击,很可能演变为局部战争。此外,针对朝鲜气球的原点打击与无人机渗透平壤事件一样,属于违反《停战协定》的行为,不仅是无视联合国军司令部(美方)的行为,还可能对韩美关系造成负面影响。

上月27日下午,驻守白翎岛的海军陆战队第六旅在西部海域北方界线(NLL)附近海域进行了K-9自行火炮发射演习,共射出200多枚炮弹。这一事件同样需要调查。2010年11月发生的延坪岛炮击事件正是由于驻守延坪岛的海军陆战队实施K-9自行火炮射击训练引发了朝鲜的报复。当时朝鲜声称延坪岛及白翎岛附近海域属于其领海,并将韩军的海上射击训练视为领海挑衅而实施了攻击。今年,朝鲜不仅不承认北方界线是韩朝的海上分界线,还将韩朝关系定义为“敌对的两个国家”,因此北方界线附近的海上射击极有可能成为韩朝军事冲突的导火索。

权赫哲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politics/politics_general/1173230.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