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韩国总统竞选活动正式开始……新冠疫情后韩国社会的“重启时间”

韩国总统大选22日大长征

候选人们极力试图摆脱丑闻
提出了克服新冠疫情后政策蓝图

2月11日,在位于首尔中区的《每日经济》新闻中心,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四大候选人在第二场电视辩论前合影。左起依次是李在明、沈相奵、安哲秀和尹锡悦。这场大选辩论会由韩国记者协会主办。 (图片来源:联合采访团)

将于3月9日举行的第20届韩国总统选举于15日零时正式进入为期22天的竞选活动。14日,两强对垒的共同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李在明和国民力量党总统候选人尹锡悦分别宣布“国民统合”和“审判政权”,国民之党总统候选人安哲秀和正义党候选人沈相奵则分别宣称“自己是政权交替的最佳人选”和“将改变两党体制”,并决心全力展开游说活动。

在“有史以来最让人反感大选”的称号下,在野党合推单一候选人和家庭丑闻等成了大选主要话题。相关专家们一致认为,此次大选应不仅只单纯计算选票,还应成为经历新冠疫情后韩国社会大转型的政策性讨论平台。

新冠疫情后,韩国社会“重启”的大选

韩国相关专家指出,若说第19届总统选举的主要议题是以朴槿惠政权干政为契机的“清算积弊”,那么在此次大选中,各总统候选人应提出方案来解决连续三年因新冠疫情而加剧的两极化问题,以及将韩国社会带入“新秩序”的蓝图。庆熙大学教授金允哲(音)表示,在经历新冠疫情危机后,可以确认的是,必须重置现有的旧制度和范式。此次大选具有正式启动该进程的意义。更多可能研究所代表徐福庆(音)也表示,目前面临的危机不是以单个国家为单位,而是在全球范围内发生的大变革,韩国作为发达国家面临这样的问题尚属首次,解决问题的关键词是“未来转变”。但问题在于,候选人们并未围绕“未来转换”愿景而展开竞选,而是仍然停留在讨论候选人资格的过去时。朝鲜大学教授池炳根(音)指出,此次选举不再是为国民提供一个判断“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机会并达成社会共识的过程,候选人资质争议反倒成了主要争论焦点,这使选举的意义大打折扣。首尔大学教授朴元浩也担忧地表示,选本身就是“公共论点的集市”,但在此次大选中,围绕候选人个人资格的争议越来越大,成为了没有公共观点讨论的选举。

分裂的民心如何融合

此次大选的另一个特点是围绕“时代”“阵营”“性别”等四分五裂的民心。专家们认为,无论哪一方当选,由于两党体制的局限,国政运营必然会受到限制,在该情况下,候选人们应从现在起准备“统合民心”的框架。朴元浩教授预测称,(分裂民心的选举策略)多次使用后,必然会留下后遗症,从起初议会权力和总统权力就有非常严重的冲突。大田大学教授刘载一也表示,即使国民力量党执政,若没有第一大党的合作,就无法领导国政。民主党也表示,不能用套用过去的模式,比起目前只能在两方中选择一个的少数服从多数的民主选举方式,应该转换为多元的协商制民主选举方式。也有人指出,比起依靠领导人的“善意”任用统合型人才,大选候选人更应该带头通过选举制度改革等措施引导国会组成的多元化。也就是说,与其通过分道扬镳的方式在当选后像发善心一样向对方伸出援手,不如在选举过程中共同探讨危机状况,积极进行协商。池炳根教授也指出,虽大选候选人们都在谈论团结起来唯才是用,但谁会进入其中充当稻草人呢?要想引导正常的合议制政治,就必须改变制度,而该制度的出发点是通过联动型比例代表制进行选举法改革。

韩国社会面临大转型

有人指出,韩国社会围绕成为全球议题的气候危机和随之而来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的讨论在眉睫。刘载一教授指出,为缓解贫富差距加剧而出现的社会经济不平等问题,福利制度和面向未来的经济增长依然很重要,在实现经济包容性、可持续性增长的同时,还应实现社会妥协性的公平增长。金允哲教授也表示,从绿色新能源到碳中和等新兴产业的转移正在进行,平台竞争也已正式开始,需顺应时代潮流,将新产业培养成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在向新产业结构进行大转变的同时,也有人呼吁,应针对该问题,重新构建能够消除不平等的“福利”概念。 但也有人指出,在必须为结构调整做准备的情况下,大选候选人只能将政策集中于细小具体的领域才是此次大选的局限性。对此,朴元浩教授批评到,若提出大目标,会对其选举活动会产生不利影响,所以候选人们都在回避。他们宁可谈论脱发药,也不谈论健康保险制度。池炳根教授也表示,无论是克服新冠疫情危机还是经济增长,或解决当前韩国社会面临的两极化和政治改革等危机,候选人们都仅仅在形式上用一两句话带过,不仅忽视了国家的改革和政策课题,而且没能通过大选为民主提供发展的契机。

宋蔡敬花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politics/politics_general/103110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