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今日开始“GOD生”……韩国Z世代应对“新冠疫情抑郁”的方法

从“喝五杯水”这样的点点滴滴中获得成就感

李佳英(音,24岁)利用“Habit Tracker(习惯追踪器)”表格进行记录,每次完成计划后都会在本子上贴上便签。(图片来源:李佳英提供)

“自今日起,‘迎来GOD生’了!”韩国一位研究生甲某(26岁)本月初在博客上上传了以该句为开头的文章。他还上传了从早上8点起,以至少每30分钟为单位的密密麻麻的日程表。早上8点起床,在家进行运动,洗完澡,学习Excel,然后吃午饭。下午利用YouTube听有关设计软件的课程,做职业素养测评习题。晚上11点,再用15分钟的时间完成圣经的抄写,都完成后一天才算结束。甲某每次完成计划日程后,为了“打卡”,都会给手表拍一张照片。虽然有时无法完成计划中的全部事情,但他还是会下定决心告诉自己“明天又是迎来GOD生的一天”,然后上床睡觉。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出生的Z世代中,“GOD生”正在流行。“GOD生”是将表达美好事物的前缀“GOD(神GOD)”和“人生”结合在一起的新造词。常被用来表示“优秀的、榜样的人生”。有规律地做一些能获得点点滴滴成就感的事,是“GOD生”的关键。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加剧,人们居家时间延长,无法通过外出和社交活动获得成就感,因此,实践这种生活方式的10-20多岁韩国年轻人正在增加。

22日,记者通过NAVER的词条检索量分析系统“Data Lab”,对近3年来“GOD生”的每月搜索量进行调查后结果显示,自去年2月以来,仅1年零6个月,该词条搜索量就上升了100倍左右。“Data Lab”在调查期间将特定关键词的最大检索量设置为了100,以显示其相对变化。去年2月搜索量为仅为1的“GOD生”在今年1月猛增至63后,在上个月又达到了100。在YouTube或社交网络(SNS)上,不断有人分享各自“GOD生”经验和诀窍的帖子。

“GOD生人”(为“GOD生”加上“人”后缀来表示该类人的新造词)追求的不是物质上的富足或光鲜的生活。而是将浪费的时间最小化,形成日常生活习惯后,自己会有小小的成就感的“GOD生”式生活。他们的工作并不伟大。“一起床就整理被子”、“一天喝五杯水”、“吃完饭不马上躺下”……这些让老一辈人感到诧异的“不值一提的目标”,都是“GOD生”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一种琐碎但充实的成就感,就是所谓的“小确幸”。“20岁左右大学生未来研究所”以900名MZ世代为对象进行了调查,并于今年1月出版了《MZ世代的闲暇生活和自我发展趋势》报告书。调查显示,70.3%的受访者认为“哪怕是小小的成就,对自己的生活也有很大意义”。也有65.8%的人认为“发展提升不一定非要有远大的目标”。正在践行“早上7点起床”和“一日三餐”的考生李佳英(24岁)表示,准备考试的时候,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进步,很容易感到疲惫,自信心下降。因为想每天都有一点成就感,所以就开始了“GOD生”式生活。

“GOD生人”们虽很重视自我发展和富有成效的工作,如学习、工作和运动,但也很重视照顾自己疲惫的心灵。这就是为什么像“用漂亮的盘子盛甜点吃”、“听着喜欢的歌曲写三行日记”这样的项目在构成“GOD生”要素中不会缺席的原因。

他们不仅仅满足于独享“GOD生”式生活,还与朋友们互相监督或彼此鼓励。他们利用“Habit Tracker(习惯追踪器)”表格进行记录,每次完成计划后都会在本子上贴上贴纸,或利用自我管理APP记录和分享日常。完成目标就能拿回押金的“挑战者”,设置好一天要做的事并与朋友分享,然后互相留下鼓励性评论的“TO DO Mate”等APP在他们之间很受欢迎。

在享受只有一次的人生的“YOLO”热潮兴起3至4年后,自我管理和自律成为了一种时尚,这或许是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特殊环境的影响。23岁苏某从本月起开启了“GOD生”式生活,他表示,在疫情之前,自己花了很多时间同别人建立社交关系,放学后就觉得已经做了一天中该做的事,感到很满足,但疫情爆发后,活动范围受到了限制,无助感经常涌上心头。因为担心新冠疫情不会很快结束,所以选择了这种自律的生活方式。

正在挑战的“GOD生”式生活张多京(音,22岁)表示,她认为“GOD生”的流行与不婚或独居家庭的增加有关。因为过去人们觉得大学毕业后找工作、结婚生子是最正常不过的事,但最近越来越多地人们认为,能够为自己生活负责的只有自己。她还补充到,现有的自我提升主要是为了在就业或婚姻“市场”中提升自己的价值,而“GOD生”则是一种更关注个人内在体验的生活方式。

因为目标很小,所以即使失败也不会有负担,这也是人们沉浸在“GOD生”中的原因。甲某表示,“GOD生”就像一场马拉松。即使有时完不成目标,第二天起来用更好的状态去完成,也会很有成就感。他接着说,以前认为拥有名车和奢侈品才叫“GOD生”,但在时间概念模糊的今天,辛勤度过一天的人们从同龄人那里获得了更多的共鸣,并成为了他们的榜样。

李雨妍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society/society_general/100861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