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经济低迷时担心再次出现低价竞争现象……韩国造船的“三社体制”能否持续下去

韩华集团收购大宇造船,维持“大型三社”体制

2014至2015年因低价竞争造成约9万亿韩元的营业亏损
如果经济低迷,担心过去低价竞争会重演

2017年3月,在庆南巨济市鹅州洞大宇造船海洋玉浦造船所西门,职员们正在上班。 (图片来源:韩联社)

“2014年3.656万亿韩元,2015年5.2113万亿韩元……”

这是韩国3家大型造船商韩国造船海洋、大宇造船海洋、三星重工业在2014年和2015年产生的营业亏损,当时由于世界经济停滞和油价暴跌,造船、海洋成套设备市场低迷,仅2年内就损失了9万亿韩元。造船业界认为,三家大型公司过度的低价竞争扩大了损失规模。

随着韩华集团收购大宇造船海洋,造船业界维持了“大型三社”体制。造船业界虽然对大宇造船海洋的出售表示欢迎,但另一方面也小心翼翼地提出了“三社”体制可能引发低价竞争的担忧。据悉,政府也对“三社”体制维持不变的情况感到担忧。

像最近这样的造船业繁荣时期,“三社”体制没有问题。由于订单蜂拥而至,船价上涨,造船公司没有理由降低定价。但是,如果经济低迷,情况就会发生逆转。因为造船业是投入大规模装置和人力资源的产业,如果与因数量减少造船厂停止运转时发生的损失相比,压低价格造成的损失更少的话,即使是更低的价格,造船厂也会继续运转。

7月25日,在庆南巨济市鹅州洞大宇造船海洋玉浦造船厂,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焊接作业。(图片来源:韩联社)

在造船市场存在着亚洲国家之间的竞争和韩国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亚洲国家中,韩国、中国、日本的造船公司围绕建造难度较低的散装货船、中小型集装箱船的订单展开竞争。韩国国内造船商围绕超大型原油运输船(VLCC)、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NGC)、超大型集装箱船、海洋成套设备的订单展开竞争。在这些领域,技术力量不够的中国造船公司很难参与进来,因此韩国三家公司之间订单竞争尤其激烈。

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海运市场低迷,船舶订单大幅减少,韩国造船业界将目光转向海洋成套设备市场。海洋成套设备是指油田钻探、抽取原油进行提炼的设备。因高油价海洋成套设备需求增加,3家造船公司展开了激烈的订单竞争。从2014年开始,随着油价暴跌,海洋成套设备的订单急剧减少,已经与造船公司签订建造合同的船主们也取消订单或拒收已建造好的海洋成套设备,再加上压低了订单价格,3家造船公司都遭受了大规模损失。

此后造船业结构调整成为焦点,政府通过2019年现代重工业集团收购大宇造船海洋的计划,推进将“大型三社”体制改编为“大型二社”体制的方案,但因欧盟(EU)没有批准现代重工业集团对大宇造船海洋的收购案而落空。

2018年8月,位于蔚山市东区的现代重工业海洋工厂的最后订单量NASR原油生产设备完工,被装载在运输船出港。 (图片来源:韩联社)

但也有预测称,今后三家造船公司在持续竞争的同时,不会过度的压低订单价格。首尔大学造船海洋工学教授金容焕(音)表示,在商业世界中,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与过去相比,三家造船公司的经营层都知道激烈竞争的副作用,因此预计不会出现过度的低价竞争。

也有人指出,从长期来看,应该转换为“大型二社”体制。产业研究院研究委员李恩昌(音)表示,有必要将造船业界重组为“大型二社”体制,从而缓解竞争。即使现在三星和大宇很难合并,但通过研究开发、生产设备共享等事业合作,可以取得(与“大型二社”体制)相似的效果。

安泰浩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economy/marketing/106112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