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韩中漫长而黑暗的“萨德隧道”……是否存在战略合作出口?

韩中建交25周年:站在十字路口上的韩中关系

图为3月2日,中国当局和官方媒体们都出面强烈谴责在韩半岛部署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时,北京某饭店张贴了“本店恕不接待韩国人”的告示。(图片来源:韩联社)

因为驻韩美军的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部署问题,韩中两国迎来了冷冷清清的建交25周年。虽然作出萨德部署决定的朴槿惠政府已经下台,文在寅政府也已接任,但两国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寻找到接触点,双方依然奔跑在两条平行线上。专家表示,虽然韩中两国在2008年发展为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这只是确认了两国关系仍然脆弱的现实。有担忧认为,如果文在寅政府继续对1992年建交以来便被指“脆弱”的韩中关系“放置不管”,双方将难以寻找到问题的“突破口”。中国驻韩大使邱国洪8月21日反复强调,“萨德问题是当下中韩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物,也是建交以来最为困难的问题”。

依旧脆弱的韩中关系

在今年5月与文在寅总统第一次的电话通话中,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到了“求同化异”(寻找共同,消化不同),期待韩国新政府能与朴槿惠政府有所不同。

在朴槿惠政府时期,韩中关系往返于两个极端之间。2015年10月,前总统朴槿惠宣布,“韩国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核心伙伴”,事实上相当于宣告了“美中之间平衡外交”的结束。此时,距离前总统朴槿惠不顾美国反对,与习近平主席并肩站上北京天安门城楼,即所谓的“城楼外交”只过了一个月而已。第二年7月,前总统朴槿惠正式宣布了,一直遭到中国强烈反对的萨德部署决定。而此时,距离前总理黄教安与中国领导层见面,解释称“未曾决定部署萨德”还不到十日。

以发表萨德部署决定为起点,两国关系开始迅速冷却。有分析认为,“朴槿惠外交”的航向变更原就严重,招来中国政府的不信任也已是事实,但韩国在中韩关系冷却期间倒向美日同盟一方又加深了中国的担忧。成均中国研究所研究室长梁甲龙(音)指出,“最大的问题在于,韩中关系成为了美中关系的从属变数”。

由萨德暴露出的韩中实况

今年7月6日,在柏林首次与文在寅总统相对而坐的习近平主席,通过更为强硬的言辞表明了“反对萨德”的意见。在此之前,文在寅总统为首次韩美首脑会谈访问了华盛顿,坚定地表示“环境影响评估”等命令并非是为了撤回萨德而采取的措施。

韩国亚洲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长金兴圭(音)指出,“习近平主席在7月6日的韩中首脑会谈上,将萨德问题定性为‘核心利益’”,“这是一个将重新定义韩中关系条件和方向的重要信号”。

中国反驳称“萨德破坏了战略安全利益与地区战略平衡”,而韩国则回击称“萨德是用于防御朝鲜核导威胁”。双方的观点各有各的含义。首先,站在韩国的立场上,“无法为了恢复韩中关系而背弃韩美同盟”的上届韩国政府的“选择”,在新一届韩国政府上台后依旧有效。成均中国研究所所长李熙玉(音)表示,“文在寅政府似乎是确立了,以巩固韩美同盟为基础发展韩中关系的立场”。

相反,从中国的立场而言,无法对韩国被纳入由美国主导的东亚导弹防御(MD)系统,以及美国一直以来所追求的韩美日安保合作得到加强,实现“三角同盟化”置之不理。因为在中国看来,这是美国为了牵制中国的东亚战略的一环。

韩中能否实现战略合作?

起初,文在寅政府的构想是将改善韩朝关系作为杠杆,以此解决萨德问题。文在寅总统今年5月派遣特使时,曾打算以这种逻辑来说服中国。了解当时详细情况的外交消息人士转述称,“中国表明立场称,由于原则上是将朝核问题与萨德分开处理,所以韩国需要拿出其他方案”。

专家预测称,韩中之间的冷却器将持续工作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文在寅政府将萨德部署变为既定事实,以及习近平主席在首脑会谈上的发言可以推测出,在今年秋天中国第十九次党代会闭幕后,韩中两国也难以立即寻找到改善关系的契机。

韩国政府的立场也大致相同。青瓦台相关人士表示,“无论韩国在萨德问题上的立场是否改变,中国都应该会在第十九次党代会之后,推进对周边环境的重新评估工作”,“在这一情况下,韩国政府将很难采取积极措施”。一位要求匿名的前韩国政府相关人士指出,“现在韩国政府(在萨德问题上)的应对方式十分敷衍,且不负责任”。

对文在寅政府来说,该局面的长期化意味着占据对韩贸易第一位的中国还将继续“经济报复”。韩国经济各领域早已被证实受损,而今后或还将面临更大的打击。金兴圭所长建议称,“青瓦台需要正视,现在韩中关系所处的严峻局势”,“韩国政府应当着手探索应对方案”。

金志垠 记者,金畏铉 驻北京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politics/diplomacy/80788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