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专栏】朝俄执着的“战术核武器”比战略核武器更危险的原因

朝鲜对抗韩美,俄罗斯对抗北约

虽然说现在不用
紧急情况时以发射作为威胁手段
刺激国际社会恐惧,提高谈判筹码

据《劳动新闻》4月17日头版报道,朝鲜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观摩了新型战术制导武器试射,试射取得成功。(图片来源:韩联社 朝中社)

入侵乌克兰的俄罗斯会动用核武器吗?

这是很多人都在密切关注的问题。对此,弗拉基米尔·普京总统在入侵三天后公开表示:“已向国防部长和总参谋长下达指示,核遏制力部队开始执行特别战斗任务。”此后,普京政权一直表示“现阶段”无意使用核武器。这让外界解读为,俄罗斯眼下不会发动核攻击,但如果战局不能如愿发展,俄罗斯可能会动用核武器。

普京政权的言行让人想起“狂人理论”(madman‘s theory),即“如果不以我希望的方式结束战争,我什么都可以做”。这是因为,此举意在刺激乌克兰乃至国际社会的恐惧,最大限度的提高谈判筹码。对此,美国国防部下属国防情报局局长斯科特·贝里尔(Scott Berrier)在3月中旬举行的国会听证会上预测称,俄罗斯“可能会使用战术核武器来威胁敌人,同时以对俄罗斯有利的条件逼迫对方参加终战谈判”。

俄罗斯对乌克兰使用核武器的可能性是未知的,但未来很有可能进一步加大对核武器的依赖。经过乌克兰战争,俄罗斯的常规军事力量将被削弱,而北约的军事力量将大大加强。与之对应的是,俄罗斯将大幅度提高核武器,特别是战术核武器的比重。因为他们将战术核武器视为可以挽回常规军事力量劣势的“均衡器”。如果这种情况成为现实,仅次于冷战时期的核战争恐怖将再次笼罩在包括欧洲在内的全球。

也许最近提到战术核武器最多的国家是朝鲜。其起点是去年1月召开的劳动党第八次代表大会。金正恩国务委员长在会上强烈谴责韩国引进尖端武器,并表示:“开发在现代战争中根据作战任务的目的和打击对象适用不同发射方式的战术核武器”。这是朝鲜首次公开表明开发战术核武器的意向。

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部长金与正最近的发言也备受关注。在4月4日发表的谈话中表示,“朝鲜不会针对韩国开枪开炮。但若韩方选择与我们进行交锋,我们的核武装力量将不得不执行自身任务”。不只是说说而已。朝鲜4月16日进行了新型战术制导武器试射,强调开发该武器的意义在于“提高战略核武器的打击效率”。这是公开表明,在短程导弹上安装战术核弹头也可以成为选项。

那么朝鲜为什么执着于战术核武器呢?美国核专家、卡内基国际和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安基特·潘达(Ankit Panda)分析有三个原因。第一,面对军事力量更占优势的韩美同盟,最大限度的实现力量均衡;第二,遏制韩美同盟的攻击;第三,在遏制失败时,朝鲜可以展示动用核武器的决心。他还表示,朝鲜的战术核武器开发方针“从实用性的角度来看,并不值得特别惊讶”。

这种分析与战术核武器登场的历史背景和脉络有关。战术核武器最早出现在韩国(朝鲜)战争时期。陷入苦战的美国在是否使用核武器的问题上陷入了苦思。他们认为,要想消灭志愿军,必须使用核武器,但同时也认为现有的核武器破坏力太大,不能使用。因此而诞生的就是大幅降低破坏力的战术核武器。主导这一行动的陆军参谋长柯林斯在1951年2月称“陆军即将拥有可用的核弹”,并在第二年成功进行了原子炮试射。

以此为契机,也出现了“战略核”和“战术核”的区分。战略核武器的重点是防止敌对国家下决心发动战争。单发就能炸毁整个大城市,破坏力巨大。这反过来又意味着使用负担太重。这就是战略核被称为“不能使用的武器”(unusable weapon)的原因。相反,战术核武器也像柯林斯所说的那样被称为“可用武器”(usable weapon)。所以战术核的破坏力比战略核弱,但危险性更大。

如果为了应对敌对国家的战术核威胁而积极增强军备,威胁可能会更大,这也是历史的教训。因此,在冷战时期,裁军谈判的活跃程度不亚于军备竞赛。历史告诉我们,为了机智地克服新冷战时代,还必须关注裁军谈判。

郑旭植 韩民族和平研究所所长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politics/defense/104021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