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阻止内蒙古沙尘暴”,一位韩国人连续十年在挑战的路上前行

生态和平亚洲中国所长朴相浩
“正在进行防止湖水沙漠化的‘芦苇丛’建设”

8月8日,生态和平亚洲所长朴相浩(音)指着内蒙古正蓝旗干涸的宝绍岱湖畔,正在对绿化事业的现况进行说明。

“预计明年可以看到可观的成果”。

8月8日,生态和平亚洲 (EcoPeace Asia) 中国事务所所长朴相浩(音,49岁,见照片)望着内蒙古自治区正蓝旗宝绍岱湖畔干涸的湖底,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过去十年以来,他与现代汽车集团联手,一直对这片约30平方公里大小的湖水进行着荒漠化治理。当天上午,飘落入湖底的雨滴逐渐消散,土地再次变得干涸。尽管如此,他还是展现出了自信心。

朴所长将过去的十年定义为“挑战和失败的历史”,但他承诺在明年一定能有所“收获”,这是因为今年在装备领域上取得了巨大的进展。首先,拥有了在粘土一样松软的地面上也能相对容易移动的轨道车辆。即在乘车行驶足足40-50分钟才能看到铺面道路的环境下,产生了划时代的物流基础设施。另外,生态和平亚洲还具备合成种子和营养物质,使其充分吸收水分的“种子芯片”和播种设备。

干涸的宝绍岱湖畔环境非常恶劣,不适合植物生长。这里的降水量本来就少,再加上即使下雨,大部分雨水也会渗入地下变为地下水,如果阳光炙烤如此干涸的地表,气流就会上升,阻止了雨层云的靠近,这是一个恶性循环。此处曾是古老的大海,这里的碱性土壤会随风飘向北京,飞往首尔,危害人体健康。在过去10年里,朴所长一直在寻找方法,以防止只存在于内蒙古地区约2万处的盐碱干涸湖沙漠化。

朴所长最初想种植生长于韩国海滨、中国大陆和俄罗斯内陆的一年生草本植物来阻止沙漠化。但是一年生草本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夏天偶会有雨,它会在水中腐烂,冬天在零下40度的寒冷天气里,它会因寒冷而死去,每年都要重新播种。这样既不稳定,也不可能持续下去。

偶然从当地居民那里知道这里曾有芦苇,他的事业又重新找回了生机。虽然这里曾有过即使骑着骆驼也看不见的高高的芦苇丛,但据说在1959年左右,人们为了抓狼而烧掉了所有的芦苇。芦苇是浸没在水中也能很好地生长的植物,因此很容易形成茂密的“丛林”。几经周折,朴所长最终在周围撒下芦苇种子进行试验,并获得了此次的装备。从去年开始参与其中的庆北大学教授徐亨珉(音,森林资源学)也是一大援军。

以迄今为止的经验为基础,朴所长断言称,“单纯在沙漠上种树毫无意义”。虽然中国国内外各机构和团体为了应对沙漠化而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但若把可以给予树木水分的地下水全部用完,对土地与树木而言,情况会更加艰难。

他说“种好芦苇,小目标是稳定地进行宝绍岱湖畔的绿化,保护草原。大目标是为防止沙漠化事业的方向做一个参考事例,引领政策变化”。朴所长的抱负——该事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责任研究中心选定的50个公益事业中,继2015年和2016年后连续第三年获得第三名的地位,可行性得到了认可。

正蓝旗(内蒙古)/金畏铉 驻北京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international/china/80640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