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下功夫牵制伊朗……成为战争导火索的拜登的中东政策

以色列与沙特“关系正常化”难题或面临搁浅危机

拜登政府为牵制中国三角合作构想遭批

10月7日,美国总统拜登为参加弥撒,抵达华盛顿圣三一教堂。 (图片来源:法新社 韩联社)

因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发生正面冲突,美国的中东政策面临巨大败笔,甚至有人指出,拜登政府执着于“大交易”导致中东局势陷入僵局。当地时间8日,美国向以色列附近海域派遣航空母舰战斗群以防止事态恶化,而美国权威媒体报道称,伊朗疑似对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哈马斯发起了行动。但伊朗全盘否认了该质疑,表现出不希望事态升级的立场。

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上月29日在某活动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中东较过去20年来的任何时候都安静”,以此夸耀拜登政府中东政策取得的巨大成果。但8天后,以色列发生了自半个世纪前“十月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以来的最严重流血事件。在沙利文的发言随即被现实推翻的同时,美国中东政策面临巨大危机的事实也被公之于众。

哈马斯此次突袭以色列,使美国称之为“大交易”或“超级交易”的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谈判面临搁浅危机。美国为说服沙特,在德艾森豪威尔政府期间于1953年与韩国签订《相互防卫条约》后,首次推进与未民主化国家签订《安全保障条约》。美国如此重视沙特相关局势,是为构建美国、以色列、沙特的“三角合作”格局,以此加强以色列安保、牵制伊朗、切断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这与美国为在东亚牵制中国而建立的美日韩三边安全合作结构相似。

但此次冲突也突显了支持以色列的“美国”和同情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之间的对立。美国总统拜登在承诺对以色列提供“全力支持”后,于8日向以色列附近海域派遣了航母战斗群,并开始向以色列提供弹药等武器支援。与此相反,沙特政府在敦促停火的声明中将以色列军队称为“占领军”。并重申将持续警告“剥夺巴勒斯坦人正当权利”的后果。其他阿拉伯国家也很难背弃象征“阿拉伯大义”的巴勒斯坦问题,这与美国的意图背道而驰。

随着局势的恶化,美国国内也有人批评拜登在明年大选前推行雄心勃勃的“中东和平”倡议,会使事态变得更加复杂。《华盛顿邮报》指出,拜登政府试图继续特朗普政府在该方面的政策基调,即通过《亚伯拉罕协议》(2020年以色列与阿联酋巴林的关系正常化协定)实现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有人指出,以色列极右政府势力正在为成就外交大业而推进定居点建设,但由于未对其进行有效牵制,巴勒斯坦人的不满进一步加深。在这场冲突中,有10多名美国公民死亡或失踪,这对拜登来说也是血的教训。

今后决定此次事态走向的核心变数是伊朗的动向,这也是美国中东政策的核心“目标”。对此,《华尔街日报》8日援引哈马斯及黎巴嫩武装派别真主党某匿名高层负责人的话报道称,2日在黎巴嫩首都贝鲁特举行的会议上,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批准了此次袭击。且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军官们自8月起与哈马斯一起制定了通过海陆空渗透以色列的计划。

伊朗虽明确表示支持哈马斯,但全面否认了介入该袭击的嫌疑。伊朗驻联合国代表团8日发表声明称,巴勒斯坦采取的果断措施,是针对延续了70年的非法犹太复国主义政权肆行的压迫性占领、及穷凶极恶犯罪的正当防御,但伊朗方面不会参与巴勒斯坦的反抗。伊朗国家电视台早些时候报道称,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在与哈马斯领导人伊斯梅尔•哈尼亚等人的通话中,表示支持“巴勒斯坦的正当防御权”。

若美国、以色列、沙特的三角合作得以实施,与这些国家都有敌对关系的伊朗将岌岌可危。因此,今后也会不断有人提出伊朗攒动哈马斯发动此次攻击的质疑。美国为帮助以色列牵制伊朗及其支持的黎巴嫩武装派别真主党等,8日将航母战斗群转移到了东地中海。美国最近以应对伊朗威胁为由,在中东地区基地增加部署F-15、F-16、F-35等战斗机。即使伊朗官方否认,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深深介入此次袭击的情况得到证实,就可能导致以色列执着的报复。若以色列向加沙地带投入大规模地面兵力,仍会导致巴勒斯坦平民的伤亡规模扩大。

美国正在保持谨慎立场。对于“伊朗介入”的说法,国务卿布林肯在接受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采访时表示,我们还未看到伊朗指挥袭击或是袭击幕后黑手的证据。但是(伊朗和哈马斯)显然已经建立了长期关系。

李本宁 驻华盛顿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international/america/1111445.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