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中国卓尔集团董事长、诗人阎志与韩国前文化部长官、现任议员、诗人都钟焕相会

阎志称“白天是大企业董事长晚上是诗人,‘角色切换’自由方可能”

左起依次为保坂祐二、阎志、都钟焕以及主持人田原。(金庚镐 高级记者)

9日下午的韩国国会议员会馆都钟焕议员办公室,有一场别具特色的聚会。聚会者有办公室的主人都钟焕议员、中国诗人阎志、田原以及世宗大学教授保坂祐二等人,聚会的缘起是阎志的诗集《少年辞》(韩诚礼译,黄金蛋出版)在韩国出版发行并以该诗集获得文艺杂志《文学春秋》主办的第一届文学春秋国际文学奖,因而这场聚会既是祝贺也兼对话。阎志是一位诗人,同时也是在中国大企业中排名第22的卓尔集团的董事长;都议员同样是一位诗人,并曾担任过韩国文化体育观光部长官;保坂教授本是日本人,已入籍韩国。三人就韩中日三国文学与文化、历史与今天的关系以及未来前景进行了交流。日本东北大学中文学系教授田原担任主持,他也是一位诗人,其诗集《石头的记忆》也在韩国翻译并出版(韩成礼译,元音辅音出版社出版)。

田原介绍说:“阎志在70年代出生的中国诗人中最先出诗集,而且也是目前为止出诗集最多的诗人。他的诗世界由回忆、少年时代的记忆以及人性的反省构成。”阎志则说:“诗集得以翻译出版给我本人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反视自我的机会,特别是在韩国国会议员会馆举行这样的聚会将成为难忘的回忆。”

都钟焕议员说:“去年9月我在中国四川成都与诗人阎志相会,非常高兴今天又在首尔重逢。读诗集《少年辞》,最引人注目的是‘少年’的存在。”

“‘少年’或‘少年的诗’,读这样的诗人不由自主地眼前浮现出巴勃罗•聂鲁达的诗集《质疑集》中那个‘以前的我,那个孩子如今在哪里?’的诗句。在做企业的同时保持诗心不是件容易事,我觉得是阎志诗人内心里的那个少年在鼓励着诗人继续写诗。”

都议员还说:“我也是一边从政一边写诗,我心中的少年鞭策着我笔耕不辍,这一点是阎志诗人和我的共同之处。”

保坂教授谈到:“我深感诗人阎志的诗的纯粹,虽然没有深奥的语言却直击人心。作为一个政治学学者,特别是作为一个研究慰安妇问题和南京大屠杀之类韩中日历史与政治关系的人,我期待阎志诗人以后能多写一些有关社会问题的诗。”

在场陪同的翻译家、诗人韩诚礼说:“诗人阎志唤出的那个少年是他的自画像,他们相互对话、鼓励、安慰,这情形让人羡慕不已。”他还介绍了该诗集的译解之作《背的包袱出发的少年,诗意的追求旅程》,赢得了与会者的鼓掌喝彩。

都议员表示“无论是诗还是政治抑或事业,都源于怜悯,这个怜悯不可忘却”,阎志马上接口回应:“我也是怀着一颗怜悯的心在写那些思考故乡、思考乡土、思考生态的诗。在诗集《少年辞》里,我在回思我从哪里来,我要拥抱我的心。经常有人问我,诗人和事业家是两个不同的职业,你如何在其中找到平衡?这种角色转换有没有困难?我能够自由自在地转换角色,白天我在北京和企业家们探讨城市问题,晚上我和北岛、舒婷、田原等诗人畅谈文学。不过我很想知道,都议员是如何在政治和诗之间找到平衡的。”

都议员回答说:“我也是同时做着诗和政治这样不同的两种事情,所以也有同样的思考,经常思考如何在困难和吃力的情况下不失一颗诗心、一颗怜悯之心,因为没有了怜悯也就没有了诗。”

“我的诗中有一篇是写在看到四川地震之后的诗。很多人失去了生命,大批房屋倒塌,在这重大灾难的中心,有一位女警为救一个刚出生的婴儿而冲上前去,当我看到那里民警坐在石堆上给那孩子吃奶的场面,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冲击,于是就写下了那篇‘奶’。那位女警的行为才真正是出于怜悯,她是所有活着的人的母亲,而诗和诗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握这一切。”

都议员结束发言后,阎志也介绍说,他也有四川地震后写下的诗篇。

其他与会者在倾听阎志的话。(金庚镐 高级记者)

“正如都议员在四川地震中发现了一位伟大的母亲,我在看到一位父亲在废墟中救出孩子的场面后,也写下来一篇叫作‘以父亲的名义’的诗。诗是内心世界的事情,而政治或者事业是外在的事情,我们两个人在往返于内外之间这一点上境界是完全相同的。有人问我诗和事业有什么关系,我回答他们说,诗的想象力会给我的事业以帮助。”

都议员介绍了去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韩中日文化部长会谈,并强调了文化在三国关系中所具有的重要性。保坂教授说:“我的研究也是这样。我们所有人的终极目标都是韩中日和平。而且由于我现在是韩国人,在我看来朝鲜半岛的和平是非常重要的,甚至重于一切。通过今天的对话我感到,所谓诗就是变化的语言。诗以平易的语言追求和平,从心灵的和平出发,成为一种力量,从而能够成就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和平。” 

崔在凤 高级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culture/book/916448.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