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改变“列强版图”的苏伊士运河,再次展现了海路的重要性

中东各国因苏伊士地峡成为贸易中介交易而兴盛

中东各国因南非发现好望角航路衰落

当地时间24日,大型集装箱船"长赐号"在埃及苏伊士运河搁浅的卫星照片。 (图片来源:法新社 韩联社)

因超大型集装箱船“长赐(EVER GIVEN)号”搁浅,苏伊士运河自当地时间3月23日以来一直处于封闭状态,该运河是解释世界地缘政治的核心。连接非洲和欧亚大陆、长达125公里的苏伊士地峡(连接大陆地之间的狭窄土地),以及1869年挖掘该地峡完成的长达193公里的苏伊士运河对东西方列强的兴亡盛衰产生了重要影响。

由于经由地中海和红海连接到印度洋的海路被苏伊士地峡堵塞,古代以后东西方交流的中介地逐渐发展为近东和中东。欧亚大陆的草原之路和经由印度洋来到波斯湾或红海的海上之路都以东地中海、黑海、波斯湾沿岸的城市为中转站。这种东西方贸易形态成为掌握近东和中东的列强兴盛的基础。其中,公元7世纪第一个穆斯林帝国倭马亚王朝是开端,到15世纪的奥斯曼帝国达到了顶峰。掌握东地中海、黑海、红海、波斯湾的奥斯曼帝国的中心伊斯坦布尔成为了世界贸易中心。

15世纪末,葡萄牙的瓦斯科•达•伽马开辟了绕非洲南端好望角前往印度的直达航线。同一时期,随着美洲新大陆的发现,西欧的大西洋沿岸成为了世界贸易的中心。继葡萄牙、西班牙、荷兰之后,英国在18世纪中叶成为海上霸主,但对英国来说经过好望角去印度的路仍是最具有挑战性的海路。

挑战英国霸权的法国从拿破仑远征埃及的19世纪初就开始向往苏伊士运河工程。法国外交官出身的费迪南•德•莱塞普于1854年从奥斯曼帝国的埃及总督(君主)赛义德•帕夏手中获得了施工权,成立了苏伊士运河公司。苏伊士运河公司因英国强烈的反对和担心工程搁浅曾陷入困境,但得到停留在巴黎的詹姆斯•罗斯柴尔德的资助,筹集了资金。在开工10年后完工的运河将从伦敦到阿拉伯海的航道距离缩短了约8900公里,从当时的时间上也缩短了近一个月(现在8~10天)。

苏伊士运河的开通加速了伊斯坦布尔贸易功能的萎缩和奥斯曼帝国的衰落。1875年埃及总督因财政破产,以400万英镑的价格出售了20万股运河股份,英国首相本杰明•迪斯雷利迅速从在英国的莱昂内尔•罗斯柴尔德借钱获得了股份。这就是英国和法国共同运营苏伊士运河的背景。

第一、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伊士运河成为角逐的对象,英国从土耳其和德国的争夺中守住了运河。二战后,中东纷争、列强兴衰、美苏冷战的中心都有苏伊士运河。

通过政变夺取埃及政权的迦玛尔•阿卜杜尔•纳赛尔于1956年宣布了苏伊士运的河国有化。为在尼罗河上修建阿斯旺大坝而向西方列强请求资金支持遭到拒绝后,他试图通过运河的国有化筹集资金。到1968年为止运河运营权仍有效的英法两国联合以色列,发动了夺取苏伊士运河的第二次中东战争。以色列当年10月成功占领西奈半岛,英、法则以斡旋为名大举进攻。支持埃及的苏联以核战争进行威胁,美国德怀特•艾森豪威尔政府对英法两国非常愤怒。英法两国因艾森豪威尔要切断资金链的威胁举白旗投降,英法两国当时在中东的实力也完全衰落。相反,封锁运河的纳赛尔则成为阿拉伯民族主义英雄。

1957年4月,运河恢复通行,却因1967年的“六日战争”再次封闭。以色列重新占领西奈半岛后,埃及又对运河封锁了8年。埃及不仅要求归还西奈半岛,还要求承认自己在中东的地缘政治地位。埃及在1973年对以色列开展第四次中东战争后,才开始进行战后协商,并于1975年6月5日重新开通运河。这是因为在此次战争后,为了平息产油国石油禁止进出口政策导致的石油危机,迫切需要开通运河。

运河还改变了中东纷争的版图。埃及与运河的主要客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利益更加密切,与美国支持的以色列于1979年签订了和平协定,但条件是埃及必须把阿拉伯的盟主地位让给沙特阿拉伯。

以“长赐号”搁浅事件为契机,苏伊士运河在数字化时代仍是重要交通通道的重要性被凸显出来。历史表明,海路的封闭或不稳定瞬间会演变成全球物流风波,从长远来看,可以看作是列强势力版图的兴衰。

郑义吉 高级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international/international_general/98872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