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中东瑞士”黎巴嫩,内战中偏生爆炸惨案的悲剧

自古以来的贸易枢纽

基督教、穆斯林教派内战15年
最近遭遇经济及新冠疫情双重危机

当地时间本月4日,黎巴嫩首都贝鲁特港发生爆炸惨案,导致4000多人伤亡,救援人员正在救助一名受伤男子。(图片来源:贝鲁特/法新社 韩联社)

成为内战和失败国家象征的黎巴嫩,发生了令人联想到核爆的大爆炸事件,这个国度的灾难再次被人们所关注。黎巴嫩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一度被称为“中东瑞士”,首都贝鲁特以其繁华被称为“中东的巴黎”。但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陷入了内战,被人们视为“中东的火药库”。

黎巴嫩是腓尼基的发源地,后者创造了字母表,是西方文明的一个源流。作为海上贸易势力的腓尼基人在地中海一带建立了殖民地,主导了地中海贸易。他们在北非地中海沿岸建立的迦太基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罗马展开了布匿战争。

黎巴嫩地区自古以来就是连接欧洲、中东、亚洲的贸易枢纽。多民族、多势力、多宗教共存的多样性是其在中东地区最有地位的原因。最早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之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为法国领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独立。身为贸易中心且受法国直接统治的影响,独立后在多样性和开放性中获得繁荣。

独立后的黎巴嫩公认有18个民族宗教集团,其中,三大宗派——基督教马龙派、穆斯林什叶派和穆斯林逊尼派——瓜分了权力。人口比例方面,泛基督教系和阿拉伯-穆斯林系相近。

然而,受以色列建国引发的巴勒斯坦纠纷、随之而来的中东纠纷的影响,黎巴嫩的多样性已不再是优点,而变为致命的弱点。穆斯林居民出生率高,外加4次阿以战争,巴勒斯坦难民大量涌入黎巴嫩。阿拉伯-穆斯林裔居民比例增加,矛盾和紧张局势日益加剧。1975年发生了针对基督教马龙派居民的恐怖袭击,作为报复,基督教马龙派政党长枪党武装组织屠杀巴勒斯坦难民,引发了全面内战。

内战系当时世界冷战格局的产物,对决双方是投靠西方的基督教系和对社会主义阵营持友好态度的左派-泛阿拉伯势力-穆斯林-巴勒斯坦邦联。内战过程中,各股势力之间不断分分合合。叙利亚从内战初期即应黎巴嫩政府要求派兵,以色列则为清剿巴勒斯坦解放组织(PLO)而占领了黎巴嫩南部。

内战持续了15年零6个月,直到1990年以《塔伊夫协定》正式结束,导致12万人丧生,造成100多万国内外难民。根据《塔伊夫协定》,制定了权力分占案,基督教马龙派与穆斯林什叶派、逊尼派分别担任总统、议会议长和总理,128个议会席位由基督教和穆斯林各占一半。所有武装组织都被解散,但什叶派真主党除外。

由于内战发生后支持真主党的伊朗影响力日趋强大,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开始积极介入黎巴嫩。为消灭在南部奠定准国家地位的真主党,以色列于2006年入侵黎巴嫩。在这场战争中幸存的真主党,其地位进一步提高,之后作为伊朗的代理介入周边国家纠纷,包括叙利亚内战。

从去年起,黎巴嫩陷入严重的经济危机。失业率为25%,其中年轻人失业率接近40%,三分之一的居民处于贫困线以下,国家负债率排名世界第三,外汇储备枯竭,导致反政府示威持续不断。虽然商定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获得100亿美元的金融救济,但由于新冠疫情扩散,社会及经济活动也被封锁,生活必需品难以买到。被指为大爆炸原因的2750吨硝酸铵6年来一直堆存在港口,这一事实也有力地证明了黎巴嫩的现实。

郑义吉 高级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international/arabafrica/95665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