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汉阳中心地区出土世宗时期的天文钟等文物
“这不是鹅卵石,而是金属活字!”
6月1日至2日,韩国首都文物研究院调查团在发掘首尔仁寺洞避马街再开发地区遗址时,因意想不到的发现而瞠目结舌。在一栋16世纪的民宅遗址地下,发现了火器铳筒和陶罐,陶罐旁露出了几个鹅卵石模样的块状物,清洗后仔细观察,发现是带有光泽的金属活字。拆开罐子,里面的东西更令人吃惊。里面足足有1600多枚金属活字。
专家鉴定后认为,此次出土的活字有,1446年世宗大王《训民正音》颁布之际使用的朝鲜王朝前期(世宗至世祖时期)韩文金属活字,以及1434年制作的汉字金属活字“甲寅字”。据悉,部分活字比德国人古腾堡15世纪中叶最早开始金属活字印刷时早了几十年。
韩国文化财厅6月29日表示,首都文物研究院在首尔仁寺洞79号“公平区域都市环境整备项目(B区)”所在地进行发掘调查,在16世纪建筑旧址发现了装在罐子里的1600多枚世宗至中宗时期(15~16世纪)的金属活字。同时同地还出土了被认为是世宗至中宗时期的滴漏零件“筹箭”和被推测为世宗时期的天文钟“日星定时仪”的零件,还有中宗至宣祖时期的8件火器和1件铜钟等。
被认为历史价值最高的出土品是韩文金属活字。特别是首次确认了《训民正音》创制后,在15世纪中期作为过渡而使用的“东国正韵标记法”的金属活字,还出土了以大、中、小划分的活字等,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东国正韵》是1448年世宗下令为纠正汉字音而发行的朝鲜最早的标准音相关书籍,其特点是为了标记中国汉字音而使用“ㅭ”、“ ㆆ ”、“ㅸ ”等《训民正音》初期文字。还出土了10多枚将韩汉双文排在一起铸作的,起到助词(语气助词)作用的“连铸活字”。
此次大量出土的世宗时期制作的“甲寅字”(1434年)比目前韩国出土的最早的汉字金属活字即世祖时代的“乙亥字”(1455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收藏)早20年。庆北大学教授白斗铉和玉永正(音)评价说,此次出土的韩文活字和世宗时期制作的“甲寅字”汉字活字可以说是起到了确认《训民正音》创制当时印刷文化实体的作用,从这一点来看,这是韩国印刷文化史上的划时代发现。
被推定为金属活字和滴漏零件“筹箭”的铜制品被发现时装在陶罐中。据推测,筹箭是1438年(世宗20年)制作的钦敬阁玉漏的部件或是1536年(中宗31年)设置在昌德宫报漏阁的自击漏部件。仅通过文字记载流传下来的朝鲜王朝时期的滴漏筹箭实体首次得到证实。
在陶罐旁边还发现了被推测为世宗时期制作的天文钟“日星定时仪”的主要部件。据《世宗实录》记载,1437年(世宗19年)制作了4台日星定时仪,白天利用太阳,晚上利用星辰来测量时间。
火器包括胜字铳筒1件,小型胜字铳筒7件。解读其铭文,刻有“癸未”字样的制作年代约为1583年,刻有“万曆戊子”字样的可能制作于1588年。此外,在天文钟下面还同时出现了龙纽等多块同类碎片。铜钟主体上刻有1535年(中宗30年)4月制作的字样。
出土地点位于钟路2街十字路口的西北方向。这里是朝鲜王朝时期中部坚平坊的中心,是平民生活的商街地区。这种民宅地下为什么会埋藏着普通民众无法拥有的金属活字等高级文物和火器,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线索可循。吴景泽研究员推测说,由于距离1592年爆发的壬辰倭乱时间很近,所以很有可能在战乱中埋下了有价值的金属制文物,逃难后未能收回。
卢亨硕 记者 照片由首都文物研究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