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整体 > 文化·韩流

李秀满的“偶像系统”,K-POP进军世界之路

登录 : 2023-03-23 11:22

CULTURE & BIZ SM娱乐公司的足迹和经营权纷争

SM娱乐总制作人李秀满。(图片来源:SM娱乐)

最近,韩国最大的K-POP企划公司SM娱乐的创始人李秀满大股东和公司经营层的经营权纷争成引起热议。 竞争公司HYBE和Kakao也卷入了纷争,预计K-POP界将发生巨大变化。 李秀满是在90年代完成了企划公司主导的K-POP偶像系统的人物,30多年来引领韩国最大企划公司,从他在K-POP历史上留下的足迹来看,此次纷争具有多种意义。

20世纪90年代宣告韩国歌谣界新开始的组合是“徐太志和孩子们”。徐太志和孩子们在1992年通过歌曲《我知道》出道后,直到1996年1月宣布隐退,作为10多岁年轻人的“文化总统”而闻名并产生了许多效应。 特别是在以抒情曲和韩国演歌为中心的韩国大众音乐中,展现了舞蹈、说唱、嘻哈、重金属音乐相结合的音乐,使其转变为主流。 10多岁的青少年成为最重要的消费者群体也是一大变化。

接收10多岁年轻人市场的H.O.T

徐太志和孩子们1996年突然隐退,“10多岁人的偶像”的位置暂时空了出来。这时李秀满抓住了这一机会。李秀满1989年创立了SM,推出了玄振英和哇哇、韩东俊、金光镇、J&J等,以此为基础于1995年成立了SM娱乐公司。李秀满展示了与以往不同体系的产物——偶像组合。 他们接任了10多岁的偶像位置。那就是H.O.T。

H.O.T是目前企划公司偶像系统的原型。成员根据周密的计划被分配到不同的角色。主唱、舞蹈担当、嘻哈风格的说唱担当、在节目中负责口才的综艺担当等,根据各个角色选拔了成员。最主要的目标是10多岁青少年。因为有徐太志证明过其市场的存在,完全按照10多岁年轻人喜欢的风格进行包装,成员也是10多岁~20岁出头。

随着舞台转变为以表演为中心,企划公司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大。 以前也有擅长跳舞和唱歌的人被选为歌手。 在夜店跳舞后被企划公司社长发现而出道的事例也很多。 但是舞台不再是依靠成员个人技的舞台。 要想以表演为中心构成舞台,需要多名成员完美配合并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练习和训练。SM将其变成一个体系。

在偶像系统中,训练之所以重要,是为了超越上一代歌手的界限。 20世纪90年代登场的很多组合都把重点放在了舞蹈和表演上,因此很多时候都表现出了糟糕的歌唱实力。对此,很多人批评道光跳舞就是歌手吗? 企划公司为了推出更具竞争力的“商品”,构建了进行更多练习和训练的体系系统。 在此过程中,偶像的舞蹈和唱歌实力大幅提高,成为了现在K-POP竞争力的基础。韩国经济发展原动力的秘诀——压缩式增长也被引入到了偶像系统。

2000年代收益性危机

进入21世纪以后,歌谣界的中心是首次引进偶像系统的李秀满SM娱乐公司、歌手朴振英创立的JYP娱乐公司(1996年成立)、徐太志和孩子们的成员梁铉锡创立的YG娱乐公司(1998年成立)三大经纪公司。 这三大企划公司之所以与其他企划公司区分开来,是因为作词、作曲、舞蹈等内容创作的大部分都由公司内部人员担当。代表作曲家刘永镇(SM)、朴振英(JYP)、Teddy(YG)在3家公司担任了代表或理事等职务。 另外,通过自行拥有多种作曲家、编曲者、录音工程师、经纪人、编舞家、造型师、设计师等的Inhouse系统,打造了具有企划公司特有色彩的音乐和偶像组合。

Inhouse系统通过规模经济效果有效地制作了内容。通过向市场展示相关企划公司的风格,对竞争也很有利。但是,要想维持这样的系统,市场必须继续扩大。企划公司的王牌组合暂时停止活动的话,其他偶像会代替,同时下一个出道的组合要做好出道准备,这样公司才能顺利运转。如果违背这一原则,内部人力的增加会给企业带来负担。

进入21世纪后,韩国大众音乐界面临危机。 随着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的扩散,音乐产业也掀起了数字化热潮。 MP3文件代替了盒式磁带、CD播放器,唱片市场大幅萎缩。盗版问题也浮出水面。唱片制作者收益也大幅减少。因为韩国大众音乐界90年代的大好形势,这种变化更加令人痛苦。

金建模、赵成模、H.O.T、申升勋等90年代歌手的唱片销量超过100万张是家常便饭。 但是随着数码音源比重的增加,2000年约4104亿韩元的韩国国内唱片市场规模每年减少25%以上,2004年减少到了1338亿韩元。2004年以后,在线下销售50万张以上的唱片连一张都没有。随着2016年防弹少年团(BTS)的出现,唱片市场的打击非常大,甚至打破了该记录。

取而代之的是数码音源市场变大了。1997年MP3文件首次亮相后,下载音源或实时享受的流媒体服务逐渐增加。问题是,即使音源市场扩大,“隐藏的市场”也在扩大。随着共享或复制MP3文件并流通的事情增加,音乐著作物的非法复制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2003年Soribada和音乐著作权协会之间的著作权侵害诉讼就是代表性的例子。

突破市场瓶颈

对于企划公司来说,唱片收益的减少是严重的危机。唱片和演出是收益的两大轴心。 在韩国,演出收益很难得到划时代的提高。如果说韩国国内市场的局限性非常明确,那么答案就只有国外市场。李秀满认为,将市场扩大到东亚国家是一条出路。他考虑了在中国、日本等所有亚洲国家活动的“亚洲网络”。将中日韩加在一起,市场规模将达到15亿人。他认为,如果在亚洲获得第一,就意味着在世界获得第一。

最先尝试的是让H.O.T进军中国。 1997年电视剧《爱情是什么》在中国播出后,对韩流形成了友好的氛围。酷龙等组合的舞蹈音乐在台湾和香港等地掀起了热潮。SM通过1998年发行H.O.T中国版专辑、2000年北京单独演唱会等确认了成功可能性。 但是在中国获得的收益却微乎其微。因为盗版唱片的比重较高。共售出近10万张的H.O.T唱片的销售收入,汇给SM的金额只有250万韩元左右。

SM将目光转向了日本。在世界第二大市场的日本,不仅是唱片,演出市场也很稳固,这就是其魅力所在。以1998年为基准,日本的音乐市场规模大约是韩国的30倍左右。 由于汇率差异等原因,仅与韩国国内相似的演出就能获得几倍以上的收益。但是日本市场的进入门槛却很高。

为了进军日本,SM在1997年准备了女子组合S.E.S。 S.E.S以全球化为宗旨,将旅日同胞加入到成员中。但由于选择了不合适的日本合作伙伴,结果并不理想。由于未能彻底分析市场,SM不得不撤离日本。

SM进军日本市场的梦想在2000年宝儿出道后再次展开。分析结果显示,日本比韩国更青睐年轻的歌手,语言也要十分完美。于是SM让小学5年级的宝儿在东京市内的寄宿家庭生活。这是为了让她掌握正确的日语发音和日本文化。宝儿在日本期间接受了唱歌、跳舞、舞台礼仪、语言的严格训练。出道时也没有强调自己是韩国人,而是用日语专辑进行了挑战。

结果大获成功。 2000年3月在日本发行首张专辑的宝儿在进军日本市场一年后便登上了oricon排行榜的第一位,登上了日本市场的顶峰。宝儿进军日本的战略在很多方面与以往不同。 从新人选拔到训练由韩国的SM负责,但之后的营销等都是由日本当地的工作人员完成的。 完全用当地语言唱歌也是很大的差异。

宝儿不是演唱K-POP的韩国歌手,也不是演唱J-POP的日本歌手,而是“演唱J-POP的韩国歌手”这一独特地位的“跨国商品”。在日本取得成功后,她通过刻画自己是韩国人的形象,强化了“亚洲明星”的地位。这是韩流进军外国市场战略转变的结果,也是之后K-POP开启走向世界第一条路的成功作品。

金允智(音) 韩国进出口银行 海外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economy/economy_general/1084601.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