赌注全压在韩美同盟上的风险
进退两难是指在两种可能的选择中,无论采取哪一种都会陷入困境的情况。安全困境是指试图加强本国安全的政策反而会危及安全的结果,常用来形容敌对国家之间的上升性军备竞赛。随着安全概念扩展到经济、环境、网络空间等领域,除了军备竞赛以外,其他领域也可能出现类似的困境。
如果扩大与友好国家的军事、经济同盟,竞争对手也会实施同样的政策,从而产生比一对一对决更复杂的连带风险,危机或纠纷的规模可能会更大,可以称之为“阵营化困境”。不仅是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也出现了阵营化困境。强国和弱小国家之间的军事同盟中经常出现的非对称同盟的困境也被认为是难题。弱国方面应该以接受强国方面的安全援助为代价,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政策的自主性。在此过程中,如果不愿意卷入强国的纷争或拒绝,就要承担被伙伴撕毁同盟的风险。
安全困境与国防困境联系在一起,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观察。一个是,如果为了加强国防而支出必要的(通常是过度的)国防费,有限的国家资源分配就会被扭曲,经济会变得困难,这会再次降低国防支出费用的余力,最终国防反而会被削弱。另一种是,如果构成敌对双方军事力量的武器破坏力过大,即使在战争中“获胜”,也会发生互相都无法承受的破坏,从而使原本的目的——国家“防卫”变得毫无意义。这可以称为“过度破坏的两难境地”,这是美苏之间在核武器竞争中提出的所谓“相互保证毁灭”(MAD: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概念所鲜明体现的。
在韩国的安全和国防方面,也都出现了前面讨论的两难境地。可以说这是因为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和战略环境所形成的“结构”,长期的分裂体制和停战体制(法律上的战争状态)以及在此过程中建立的韩美同盟体制构成了各种进退两难的相互交织的基本条件。韩朝的常规军备竞赛通过朝鲜开发核武器加速进入新局面。在韩美同盟体制下,核军备只能由美国负责。虽然韩国没有部署核武器,美国加强延伸威慑(核保护伞)“承诺”,韩国应对核武器的尖端常规战斗力得到增强。朝鲜为了应对,正在提高核导弹能力。在此期间,核战争的危险性持续增大。
另一方面,韩国作为非对称同盟中的弱小一方,政策自主性受到限制,被迫在强伙伴的世界战略上进行合作。韩国已经陷入了阵营化的困境中。美国想在东北亚建立事实上的三方同盟,将日本和韩国团结在一起,牵制中国。由此发生的反作用只能是中俄的结合和朝鲜的参与。结果,韩国作为韩美日“类似同盟”的最底层,在服务于美国和日本的战略利益的同时,在军事上要面对拥核国家,在经济上要承受与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中国的“隔绝”。
国防费困境确实将随着韩国经济规模的飞跃增长得到缓解。但是,韩国的军事力量排名世界第六,2023年国防预算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3%(57万亿韩元)。2021年国防费占比为2.55%,几乎是同期日本(0.97%)、中国(1.23%)、德国(1.33%)等经济技术领域主要竞争对手的2倍(《2022国防白皮书》)。相当于支出了相对更大的机会成本。
据判断,朝鲜的国防费困境将比韩国更严重。由于经济体制不同,开发核武器和各种导弹所需的费用很难用货币来衡量,但2019年以后的情况是,至少将“核经济并进路线”改为“全力集中经济建设路线”,再推进可以称为“并进2.0”的国防力量强化政策,因此国防费困境必然会出现。
过度破坏的两难境地是核军备竞赛的产物。对于敌方的核攻击“如果不能全部阻止,就完全阻止不了”。在3月韩美联合军演期间,美国的战略资产展示了对朝鲜的即时核攻击能力。另外,朝鲜进行“运用演习”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战略巡航导弹、核无人潜水攻击艇等攻击武器,不仅让人重新思考韩美联合军事演习的意义(两难)。不是因为害怕朝鲜或其政权,而是因为面临实际威胁的人的本性是危险的。
尹锡悦政府上台后的头一年,安保政策的轮廓简单明了浮出水面。虽然打着“依靠力量的和平”的旗号,但其内容是用韩美同盟解决所有安全国防问题。即,“依靠韩美同盟,为了韩美同盟的韩美同盟”的解决方法,该方法概括如下。
“对于军备竞赛的两难境地,通过加强韩美同盟来使对手屈服。对于阵营化,韩国确实编入了美国主导的同盟体,确保了美国的信任和支持,起到了阻止对方阵营‘攻击’的效果,而政策自主性的损害将通过美国提供的安全利益来弥补。不存在国防费进退两难的局面,国防费的便利超过了(机会)费用。过度破坏的困境可以通过基于美国延伸威慑执行力来避免”。
这种看似接近宗教信仰的韩美同盟一体化战略进一步加深了两难境地。核军备竞赛的加速、美国对同盟的“掠夺性”对外经济政策、国家主权和威信的下降、偏重于购买美国高价武器、核战争导致民族共亡的危险性增大等。
韩国或韩半岛共同体所要支付的费用也日益增加,安全和经济在心理层面负担很重。在认真观察现状的同时,几乎没有不感到内心不安和恐惧的韩朝国民。这将导致韩朝各自的政治经济不稳定,会夺走关乎韩半岛生死存亡的共同利益——和平与繁荣。
文长烈(音) 韩国前国防大学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