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号发射成功的意义和对未来的展望
韩国成为全球第7个拥有发射实用卫星能力的国家
“为了新的飞跃,要调整运营主体”
21日,韩国自研运载火箭“世界”号的第二次发射成功,可以称之为是对30年韩国航天事业的总结,也是为今后30年的飞跃做准备的一个里程碑。很多专家表示,韩国航天事业将分为“世界”号之前和之后。“世界”号经过两次挑战终于成功,现在是准备未来30年的适当时期,也是为了适应“New Space”这一世界航天开发新潮流,应该考虑新的体系和政策的时候。
“世界”号成功发射的意义在于,在设计、制作、试验、发射、运用等运载火箭全周期确保了自主技术。2013年1月30日成功发射的“罗老”号使用了从俄罗斯购买的1级火箭,另外,“罗老”号仅可搭载100公斤的小型卫星。而“世界”号可将1.5吨重的卫星送上700千米的高空。
航天开发很难自主进行,也不能引进技术。2009年“罗老”号第一次发射时因整流罩分离故障而无法正常飞行,此后韩国投入2万亿韩元预算开始自主研发运载火箭。此次“世界”号发射成功后,韩国成为第10个掌握自主发射卫星能力的国家。特别是此次开发了75吨液体发动机,成为全球第七个拥有开发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的国家。
很多发达国家从1950~60年代就开始发展航天技术,起步晚的韩国的竞争力远不如那些航天技术强国,但自1993年首次开发一段式固体燃料科学火箭(KSR-Ⅰ)以来,韩国一直不断培养技术能力。2013年成功发射140吨级推力的“罗老”号,时隔8年成功发射300吨级推力的“世界”号。与航天技术发达国家开发300吨级运载火箭平均需要7年左右相比,韩国的技术竞争力并不逊色。除主要国家外,巴基斯坦等几个国家也在研发运载火箭,但成功的国家只有韩国。
政府为了提高运载火箭技术,将在今后6年内投入6800多亿韩元,计划再发射4次“世界”号。运载火箭体系开发部部长张永顺(音)表示,随着“世界”号第二次发射成功,14年来的运载火箭自主开发事业成功告一段落,但只有通过反复发射“世界”号才能确保其可信赖度,才能称得上真正完成这一事业。
1992年8月11日,韩国的第一颗人造卫星“韩星1号”在南美法属圭亚那的库鲁航天中心发射成功,这是韩国航天开发的开端。到目前为止,韩国以卫星为主的航天产业非常发达,以“世界”号发射成功为契机,预计运载火箭相关产业也将得到发展。
包括韩国航空宇宙产业公司(KAI)、韩华Aerospace、斗源重工业、现代重工业等大企业在内的300多家中小企业参与了“世界”号的开发。这些企业参与开发并制作火箭所需的核心部件,积累了自主技术。这些企业500多人参与开发,在运载火箭领域确保了相当的技术能力。运载火箭自主开发事业本部长高正焕(音)表示,并不是100%使用国产零部件,有时会使用价格更便宜或制作速度更快的外国产品,而且有些零部件只能从外国进口。但是研发“世界”号的总费用的80%约1.5万亿韩元被投入到了产业体”。与研发“罗老”号时的产业投资额1775亿韩元相比,超过了8倍。
以后将通过多次发射“世界”号,对外宣传韩国运载火箭的竞争力,进军运载火箭市场。以民间航天企业为中心,研发符合世界趋势的小型运载火箭,构建更加活跃的航天产业生态系统也是“世界”号以后需要探索的课题。
高兴郡(罗老宇宙中心)/李根永 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