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实施“与新冠共存”防疫措施之后只有韩国致死率不降反升

从0.5%以下上升至1.5%左右

高龄层突破感染和病床不足是主要原因
英国和德国恢常后致死率下降

12月6日,在新冠专门医院平泽博爱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医护人员正在忙碌地照顾患者。 (图片来源:韩联社)

据分析,世界主要国家在开始接种新冠疫苗并放宽防疫措施进入“与新冠共存”防疫模式后,“致死率”有所下降,但只有韩国呈上升趋势。有分析认为,韩国政府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推进“分阶段恢复日常”,导致致死率不降反升。

国际统计网站“Our World in Data”6日对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新冠疫情数据的分析结果显示, 截至1日,韩国新冠致死率(12月1日前一周死亡病例数与11月21日前一周死亡病例数之比)与主要国家(美国、 与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相比最高,为1.46%。本月1日是韩国开始实施分阶段恢复日常以来整整一个月的日子。同一天,英国的致死率为0.3%,是韩国的1/5。新加坡(0.32%)、德国(0.6%)、日本(0.94%)与韩国相比也较低,随着疫苗接种率停滞,德尔塔变异正在扩散的美国的致死率也低于韩国,仅为0.96%。 全球平均致死率也低于韩国,为1.31%。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国家在韩国之前放宽防疫措施,开始进入“与新冠共存”模式,但并未出现致死率急剧上升的情况。去年冬天致死率超过3%,情况恶化的英国在7月19日宣布放宽防疫措施,但此后的致死率一直维持在0.3%至0.4%之间。被誉为防疫模范国的新加坡,8月10日开始放宽防疫措施后,致死率一度升至1.5%,但一周后恢复稳定,维持在0.4%左右。

去年冬天致死率高达5%左右的德国,也在8月底进行了疫苗接种(Geimpft);通过“感染后痊愈(Genesen)”、“PCR检测阴性(Getestet)”等所谓的3G防疫措施,积极实施防疫医疗对策,其致死率一直维持在1%以下。在11月放宽防疫之前,致死率超过2%的日本,最近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都有所减少,似乎进入稳定状态。专家们对全球致死率下降的现象评价说,去年新冠疫情后经历巨大危机的国家,随着时间的推移,医疗应对体系也逐渐到位。

致死率是最及时反映各个国家应对新冠疫情卫生医疗体系和防疫水平的重要指标。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流行病学专家表示,致死率是国家保护患者生命的指标。政府可能不会详细公开等待病床的患者或不足的病床等具体数据,但会隐瞒失去生命的患者。所以致死率准确地体现了应对传染病的实际情况。

截止到10月初,韩国的致死率还不到0.5%,在世界范围内也属于致死率较低的国家。 10月15日韩国的致死率为0.57%,开始实施复常一天后的11月2日,超过了1%。目前徘徊在1.5%左右。

韩国新冠致死率上升是易受感染人群高龄层突破感染增加和病床不足所导致的。德尔塔变异出现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疫苗效果减弱,在易受感染高龄人群之间出现了突破感染,由于这些人群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而失去生命的事例增多,导致了致死率的上升。从统计数据也可以看出,在疗养机构接连出现聚集性感染的10月中旬,致死率上升,在开始实施复常模式后,以首都圈为中心,在病床不足的11月中旬,致死率再次上升。

首尔大学医疗管理学教授金允(音)6日对《韩民族日报》表示,全世界没有致死率上升的国家,只有韩国在上升,这是韩国在毫无准备地情况下推进复常模式的结果。11月致死率达到1.01%,是今年5月(0.44%)的2.5倍,比接种疫苗之前还要高。

更大的问题是,政府没有任何对策来降低已上升的致死率。截至6日0时,全国正在等待分配病床的患者共有1012人。首都圈982名等待病床的患者中,等待分配超过4天的人也有309人。据了解,在首都圈等待病床的患者中,547人(55.7%)是70岁以上的高龄患者。11月第四周(21日∼27日),像这样在等待分配病床过程中死亡的患者达到10人。与之前一周(14∼20日)死亡3人相比,增加了3倍。

金允教授表示,虽然政府实施了特别防疫对策,但考虑到奥密克戎变异的出现和季节因素,今后2至3周高龄层危重症患者不会减少,死亡人数也不会减少。如果不降低致死率,为期四周的应急计划或将持续到明年春天。

嘉泉大学医学院预防医学教授郑在勋(音)也表示,在为期4周的特别防疫对策结束后,为能够继续推进复常模式,应积极推进易感人群的加强针接种,并继续扩充病床等医疗力量。

李载浩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society/rights/1022228.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