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亚洲人不会惹是生非吧?”

在白人想象的形象中,亚洲人始终是种族脸谱化的对象

2021年3月,造成6名韩国和中国女性死亡的美国亚特兰大枪击事件发生后,人们在德国柏林的“和平少女像”前举行集会,要求停止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图片来源:韩联社)

特殊班里有一种贫穷和被边缘化的氛围。这里就像是后院或后台,藏着一些难看或不应该让别人看到的东西。

出生于伊朗,6岁时随爸爸妈妈流亡法国的作家马吉迪这样写下了第一次在法国上学的经历。为了让这些不会说法语的移民学生掌握能够跟得上正规班课程的法语水平,法国把这些学生编入特别的“法语新生班”。马吉迪说,小时候讨厌特别班里没背景、吊儿郎当穷孩子的脸,只想快点去真正有法国人的正规班。过了很久之后他终于意识到自己遭遇了“身份洗涤”,他对法国的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孩子单方面进行同化的教育体系产生了批判性目光。

不受欢迎的“欢迎班”孩子们

2018年秋天,我的孩子来到柏林,在德国一所小学参加了一个叫“欢迎班”的语言教育班。就像名字一样,人们期待这是欢迎和团结的象征,但期待很快破灭了。

我孩子所在的欢迎班是学生数量和来源国数量基本一致的多文化群体,但教师却严重不足。责任教师和照护教师两人都是临时工,持教室钥匙的责任教师多次请了长病假。每当这时,欢迎班的孩子们就不能进教室,只能呆在走廊里。而这在“真正有德国人”正规班是不可能发生的事。

欢迎班里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孩子,所以我不知道德国的欢迎班里是什么氛围。我还记得一个来自叙利亚的孩子,因为难民宿舍不是固定的需要随时搬家,所以孩子也要不停地换学校。一个来自波斯尼亚的孩子因为内战而残疾,他坐着轮椅上学,可能没有辅助人员的支援,休息时间时自己打针。

德国的第一个冬天是寒冷的。原本规定每天要和正规班的孩子们一起上课3个小时,但因为不会说德语,欢迎班的孩子们频频被排挤出课堂。无处可去的孩子们只好在学校里溜达搞恶作剧。在一个波兰孩子的带领下,孩子们关灯,关暖气,躲进了仓库。我的孩子说“那个恶作剧太有趣了,很高兴能来德国愉快地上学”。但我听了那个故事,觉得欢迎班的孩子们在上课时的安静走廊里偷偷溜达的样子,就像在白人社会里如影子一般生活的移民。

原来德国与法国不同,实行综合教育。但由于难民和外国学生人数急剧增加,以支持语言教育为由,自2015年起为不会说德语的学生设立欢迎班。欢迎班被称为“出于善意的失败之作”。但也有很多人批评说,分离少数群体的做法总是会带来歧视,从这一点来看,起初就不是为了外国学生的善意。

想象中的其他人种

“亚洲人不会惹是生非吧?”

2019年,法兰克福中央车站发生一起事件,一名北非籍难民把站在站台上的女性和她8岁的孩子推进了火车进站的轨道里。我也和一位教我德语的德国奶奶谈论过此事。这虽是保守党基督教民主联合的支持者,但考虑到环境,最近投票支持绿党的这位善良老人对穆斯林表示不满,但突然看到我的眼色后,说了这样的话。很多亚洲人对穆斯林敬而远之,但被归类为顺从的亚洲人,这与被归类为危险的穆斯林、劣等的黑人有什么不同呢?

小说《柏青哥》中,旅日第二代朝鲜人诺亚虽接受了精英教育,但被主流社会排除在外。就连和日本人秋子谈恋爱时,也会因诺亚是朝鲜人而受到干涉。我有时也会觉得自己在白人群体中,他们不是在和我说话,而是在和想象中的亚洲人说话,这和《柏青哥》中诺亚的想法是一样的。秋子似乎总是在看别人,而不是他。仿佛在诺亚身上找到了梦幻般的外国人形象。秋子似乎认为自己是一个特别的人,因为她喜欢和大家都不喜欢的人相处。诺亚则证明了他是一个好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一个自由的人。

认为某一种族、宗教集团很有可能引发犯罪,并将其列入嫌疑对象,这被称为“种族脸谱化”(racial profiling)。在学校讨论这个话题时,来自土耳其的男生反应尤其热烈。参与讨论的学生虽刚满20岁,但没一个未被警察盘问过。

从顺从型到病毒携带者

像影子一样而非嫌疑人生活的亚洲人情况如何呢?2020年,德国联邦政治教育中心收集了反亚洲主义在德国的案例,突出的是,对于亚洲人,与“模范移民”的正面形象并列的是“亚洲女性像孩子,亚洲男性像女性”的形象占主导地位。白人社会的目光塑造了亚洲人的形象,就连性别都被阉割了。但经历新冠疫情后,亚洲人的形象转变为病毒潜在携带者。这是他们对亚洲人古怪饮食习惯和不良卫生状况的偏见转变为“有实质”的时刻。该中心做了一项“在公共交通上你会坐在谁旁边”的调查,此前51%的受访者表示“会坐在亚洲人旁边”,新冠疫情后这该例降至47%。

因此,在一个社会中,以不同的种族、不同出身生活,具有白人所想象的偏见特性,随时都有可能被拉拢或排除,因此可以说所有人都是种族脸谱化的对象。

柏林/南恩珠 自由撰稿人 翻译家

韩語原文: https://h21.hani.co.kr/arti/world/world_general/5367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