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整体 > 文化·韩流

21世纪摩登男女重返乙支路

登录 : 2016-03-26 11:27 修改 : 2016-03-26 03:04

市中心空洞化导致山林洞雕刻胡同空房越来越多,年轻艺术家们入住赋予活力

1.图为位于首尔中区乙支路3街和4街之间的山林洞,年轻艺术家们聚集在此。制作陶瓷艺术作品的Public Show(乙支1号)前的胡同里,一位市民正在走路。(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成为日本人聚集地区
接受新文化的年轻一代艺术萌发
70年代产业化时代迎来二次复兴
90年代后衰落,最近现复苏势头

日月相辉的3月19日傍晚,来到了首尔中区山林洞。这里的房子比人更多,弯弯曲曲的胡同里都是关上门的空房子。让我想起了上学时地理课上学到的“人口空洞化”。刚开始我以为空洞化像“共同体”一样,是一个好词。学习之后,才知道它的意思是指城市中心如同甜甜圈中心的空洞一样,空起来的现象。

图为乙支路记录馆(乙支5号)的李贤志作家。(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山林洞北面是清溪川,南面是乙支路3•4街,这里有切割或打磨金属制成奖牌等所谓的“雕刻工厂”和制造各种机械零部件的机械•精密工厂共550余个。洞中心有钟路的世运商业街和清溪•大林商业街。

空洞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的山林洞一度曾成为贫民窟。清溪商业街入口处公然挂着销售 “兴奋剂”、“隐形摄像机”、“窃听器”等的招牌。虽然,现在这个时代,连首尔江南地铁站都有在商住楼里进行性交易的传单,但在首尔市内正中心挂着销售这种非法产品的招牌还是很生硬的。

清溪商业街旁有一个拥有90余年历史的敌产房屋(日式房子),沿着进入胡同,背后突然觉得凉飕飕的。现在太阳还没落下,但一点都感觉不到人气。进胡同越深,这种感觉越明显。据悉,金基德导演的电影《圣殇》中出现的工厂,也是在这里拍摄的。这里正是电影里的那种氛围。白天打开工厂大门还能听到人声,到了周末的晚上,人们都如流水般消失了。连对面过来一个捡破烂的,都觉得很高兴。

沿着胡同走15分钟,会看到黑暗的胡同里亮着灯的一座二层建筑。这座建筑里有20来岁的年轻男女们进进出出。这是干什么的地方呢?

由8名青年作家一起在乙支路建成的展示馆兼工作室R3028于19日举办了开馆派对。(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年轻艺术家们一个两个地聚集

从外面看,这只是普通的2层建筑。沿着勉强能通过一人的狭窄楼梯向上,建筑里又是另外一个世界。外面是山林洞,里面却是首尔“弘大”。一进门就看到了最近流行的裸露室内装修。

年轻人们手里拿着简单的吃食和饮料聚集在这里聊天。这里是让人一眼就能联想到画廊的艺术空间。这里是由8个志同道合的年轻艺术家制造的艺术空间“R3028”。R3028计划将作为作家们的创作空间、展示空间和培训室等。这几位艺术家是研究生同期生,他们在接受新生入学教育第一次见面时就是在302号房间。而数字“8”则象征着“无限大”(∞)。可以解释为“302号,永远在一起”。

青年艺术家们的美食店“东园店”的土豆汤。(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室内装修是由艺术家们自己完成的。乙支路聚集了很多销售室内装修建材的商家,因此购买材料很便利。“老板”们感叹着“年轻人思想真奇特”,把建材以批发价卖给他们,还给免费装修。由于这里的建筑已经十分老旧,装修并不容易。这里原本并不是一座建筑,而是将2~3座建筑连接在一起,和旁边的建筑使用同一堵墙,构造十分混乱。他们在法律允许的范围里改变了内部构造,还在墙上涂了颜色。经过三个月的工作,他们将破旧的空房改造成了拥有4个创作空间和1个展示空间的艺术空间。

利用3D打印技术进行雕塑创作的高大雄(音,27)作家表示,“这里装修十分辛苦,甚至让我想起来盖房子累死了的老话,但用照片和视频将整个过程留了下来,相当于做了另外一个作品。而我们自己完成装修这件事更加欣慰”。一起入住的艺术家们同样激动。东洋画专业的郑斗延(音,26岁)作家笑着说,“年轻人们很难拥有自己的创作室,有自己的创作室对艺术家们来说是很幸福的事情”。

正在变成贫民窟的城中心是怎样变成了年轻艺术家们的创作空间了呢?政府对艺术家的支持在中间起了很大作用。中区厅与建筑物的主人进行协商,为艺术人提供了空间,并且承担了90%的租赁费用。作家们每个月支付几万韩元,就可以使用创作室。R3028的租赁费用也不过一个月12万韩元。每位艺术家大概需承担1.5万韩元。在山林洞,仅这种艺术空间就有6处。这些空间有各自的名字,但也有别称被称为乙支1~5号(包括2-1号)。

中路厅市场经济科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空洞化现象,这里的空房子增多,因此房主们也很欢迎艺术家的到来。艺术家的入住也可以缓解空洞化现象,可谓一石二鸟。我们计划将慢慢增加对他们的支援”。

乙支路一景、复古风格的咖啡馆“咖啡韩药房”。(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日本殖民统治时期,这里是“Modern Boy”的主舞台

该地区的旧称是“仇里介”。这一代有黄泥土形成的小山坡,因此得了这个名字。甲午改革之后,换成了汉字名字“东岘洞”。日本殖民统治时期,再次改名为“黄金町”。“洞”是朝鲜式行政区域,而“町”则是日式地名。现在的明洞“本町”就是典型的日式地名。明洞是乙支路的起点。黄金町一带在解放后的1946年,政府大力推进清理日式地名的工作,以乙支文德将军的名字取名,改名为“乙支路”。附近的忠武路也取自李舜臣将军的号。

日本殖民统治以清溪川为中心,北部称为北村,南部称为南村。为了建造日本人的居住空间,集中对南村进行了开发。钟路一带的北村民族资本,和被开发为日本人居住地的南村殖民地资本形成了对峙局面。

当时的南村相当于现在的首尔江南。接受了新文化的“摩登男孩(Modern Boy)”和“摩登女孩 (Modern Girl)”的主要舞台就是南村。在大家都穿着韩服的时期,穿上西服,进出“舞厅”的摩登男孩和摩登女孩被称为当代“颓废的象征”,受到了指斥。但,韩国的近代文化和艺术也正是从这里萌发。从本町到黄金町的乙支路也是“摩登的象征”。

这里有一个象征性事件,可以表明当时黄金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1935年5月11日的《东亚日报》有一篇新闻称“朝鲜矿业开发公司投入了300万韩元,在黄金町建了8层高的朝鲜第一建筑”。乙支路正是资本和文化集中的地方,甚至朝鲜最高层建筑都入驻这里。

上世纪70年代光复后的工业化发展时期,乙支路迎来了二次复兴。那个时期,只要做些什么就能挣到钱,乙支路作为制造业的中心,聚集了人和资金。甚至有人说“乙支路把钱都扫走了”。但是,上世纪90年代,建筑物开始落后,这里开始急速变得贫民化。资金不流动,人们自然也离开了这里。近代阴影笼罩的乙支路胡同里,最近摩登男孩们再次开始聚集。

.图为Circle活动(乙支4号)的崔贤泽(音,图左)和赵敏静(音)作家(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艺术家的天国,原住民也“欢迎”

在山林洞一代采访时,路上遇到了2位在首尔圣水洞有工作室的设计师。他们听说“这个地方的房租只要几万韩元”后,大吃一惊。他们说“现在工作室的房租是80万韩元”,“不知道还有这种地方,要去了解一下能不能入住了”。对于急需创作空间的他们来说,这里极具魅力。

虽然政府补贴房租的政策也起了部分作用,但是艺术家们来到这里的另外一个理由,正是“乙支路”空间的特色和情调。韩国美术专业的学生们经常进出乙支路。因为这里聚集着制作丙烯、金属工艺、印刷等作品时所需的原料厂商。高大雄作家称,“对于普通人来说,乙支路是落后的市中心,但对于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却是如故乡一般的地方。寻找作品所需的材料或者进行制作时,随时都会来到这里”。

生产陶瓷作品的“Public Show”(乙支1号)的张俊基(音)经理也有相同的想法。原来在京畿道利川也有创作空间,但是来到乙支路后,生产的作品也变得丰富多彩了。焊接或者“成型”(使圆形金属板高速旋转,做出模样)等企业走几步就有一家。这里还有一个长处是“这里的交通条件也很好,想去光华门、弘大、江南等地也很方便”。附近地铁站可以乘坐2、3、5号线。

对于在韩国国内没有学缘,很难扎稳根底的海外派作家们来说,乙支路也是一个十分有魅力的地方。李先志(音,24)作家毕业于美国的一所大学,毕业后回到韩国,处于无亲无故的状态,不知该如何开始工作,对这样的他来说,乙支路就像是救世主。支付4万韩元的房租,他开了一家名为“乙支路记录馆”(乙支5号)工作室。虽然这个工作室只有1坪(1坪≈3.33平方米),但他打算在这里用照片和影像留下发生着变化的乙支路。

乙支路的另一个长处是,它可以提供艺术上的灵感。在这里,你可以亲眼看到只能在教科书上看到的首尔附近的风景。登上清溪商业街的2楼,眺望山林洞一带,就像是乘上了时光机回到了过去。李贤志作家称,“这里原封不动地保留了首尔的历史,甚至还有异国风情”。

图为山林造型(乙支3号)的苏东浩作家。(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经营家具•照明设计的“山林造型”(乙支3号)的苏东浩(音,33)作家,正在介绍在自家工作室前面的建筑物上粘贴的褪了色的海报。这是某药店的广告海报,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海报了,“精力不足•早泄,服用1剂即可回春”这样的字眼让人不由得扬起笑容。他说道,“虽然这并不算什么,但留下的这种旧情趣会给艺术家提供灵感”。

在乙支路遇到的年轻艺术家们说,“想多看看乙支路”。也有人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对这里进行再次开发。但是“都推倒再建起来”的再次开发在短期内难以实现。中区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乙支路一带的土地•建筑物主人们的利害关系十分复杂,与其他地区不同,很难马上进行再开发”。

R3028的郑斗延(25)作家表示,“我们也不想让这个地方变化太快,会和这里原来的住户慢慢进行交流,想要大家一起变好”。作家们计划开始在衰落的胡同里,进行一段时间的壁画工作。原来的住户们也很期待。山林洞某机械工厂厂长表示,“突然多了很多年轻学生,感到很神奇,沉寂的胡同里充满了活力,很高兴”。

文字 李正国 记者, 图片 朴美香 记者

■帮助及参考资料:首尔中区政府市场经济科,孙祯睦《首尔城市规划的故事》,申明植(音)《ModernBoy,走在京城里》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specialsection/esc_section/73654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