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整体 > 文化·韩流

韩屋村从文化地区变成吃货地区?

登录 : 2015-12-10 03:47 修改 : 2016-02-01 11:20

比起进行文化体验,寻找美食的游客越来越多

全罗北道全州韩屋村中传统韩屋鳞次栉比,供奉着朝鲜太祖李成桂御像的庆基殿(第339号遗址)和村子入口的殿洞圣堂(第288号遗址)等为众人所熟知。然而这些地方成为“人气地区”后,人们对传统文化元素的关心正逐渐变淡。图为游客在体验传统韩屋时烤串屋前排着长队的情景。

全罗北道全州韩屋村和首尔景福宫西侧的西村坐落着很多传统住宅,这一点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成为“人气地区”。游访此地的人们是在享受着韩屋的美丽和传统文化呢?还是把此地看成与首尔的弘大或江南林荫道无异的繁华街呢?

从檀国大学研究教授金乘范(音,建筑学)最近发表的论文《关于全州韩屋村游客的经历变化的博文分析》(韩国文化空间建筑学会)和《关于西村韩屋村游客的经历变化的博文分析》(大韩建筑学会)来看,答案接近后者。在这些小区渐趋火热的情况下,传统文化元素正逐渐远离大众的认识范畴。

这两篇论文认为博客文章可以作为反应特定场合体验的衡量尺度,文中收集并分析了“全州韩屋村”和“西村”相关的门户网站博客(Naver和Daum)。论文主要是用特定词语出现的次数除以当年出现的所有词语的次数,以百分比的形式计算得出的相对频率。

全州韩屋村的情况是,将2003年至2007年(当时博客数量不多,因此以5年进行统计)和今年(以3月末为准)进行了比较,相对频率激增5倍以上的词语多与吃喝的行为有关。特别是“咖啡”和“咖啡馆”两词分别增长了7.3倍和4.9倍。与之相反,2011之前经常提及的“韩屋”、“圣堂(殿洞圣堂)”、“庆基殿”等词的使用频率不断下降。去年“圣堂”和“庆基殿”被提及的频率比“奶酪”和“饺子”还低。

尤其在去年,人们对韩屋村的认识发生急剧变化。随着小区的火热,商店租金上涨,原住民遭驱赶的“士绅化”现象正趋白热化。从使用频度居前250位的词语来看,增加的词语有“奶酪、冰淇淋、美食、奶油、烤串、巧克力派、虾、啤酒、吉拿果、手工制品、草莓、吃货、调味料、炸章鱼串、甜、章鱼、米肠”,相反则不见了“乡校、手艺、太祖、风景、浏览、独自、步行、校洞、御像、朝鲜、庆典、韩纸、地区、徘徊”等词语。

“为了买全州的巧克力派,顺道去全州的韩屋村游玩了一趟,那天进行了吃货之旅,真的是好好地吃了一次。”如果说这是今年写成的某博文的形式,那么2007年写成的另一篇博文中则有这样一行对比鲜明的句子,“立于韩屋村入口的殿洞圣堂与首尔的明洞圣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圣堂”。

而大众对西村的认识亦可用“美味”一词来归纳。以2009年为基准,对相对频度的上升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咖啡”一词在2011年增长了8.1倍,2012年则激增了12.7倍。“美味”和“味道”两词今年分别大幅增长了11.3倍和10倍。特别是2009年“美味”和“味道”的相对频度并没有进入前500位,而今年则分别一跃为第12位和第15位。这意味着为了喝咖啡或是吃饭而来到西村的行为是2010年西村受关注以来形成的文化。

金乘范教授指出,“应该摸索出一个以培养地区特色和潜力为导向,引导访问客需求的方案”。他称,“在接纳那些前只为体验全州韩屋而来的游客们的问题上,全州韩屋村已经呈现饱和状态,因此自然会向可快速消费的街边小吃文化方向发展。只有同时制定出与附近小区共同成长、分散游客的政策,才有可能实现持续的增长”。

阴盛元 记者(china@hani.co.k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