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整体 > 政治·社会

“能接诊的急诊室越来越难找”……韩国广域状况室现状

登录 : 2024-05-21 01:26

5月10日,在首尔中区国立中央医疗院中央急救中心内的“首都圈广域急救医疗状况室”,状况要员正在确认急诊室信息等。(图片来源:林在熙 记者)

编者注:20日,韩国已处于医疗空白状态3个月。《韩民族日报》记者走访了位于医疗现场最前线的广域急救医疗情况室(广域状况室)和医疗薄弱的地方。记者通过走访发现,拨打寻找急诊室的电话激增,且一些地方的病人得不到及时治疗。这就是为什么要尽快使多级医疗体系正常化的原因。

“虽怀疑是药物中毒,但患者意识还未恢复,仍需进一步检查”。

10日下午4时30分,首尔中区国立中央医疗院“首都圈广域状况室”接到了紧急电话。事由是江原道某地区急救医疗机构需治疗一名失去意识的40多岁中年人,但必须前往更大的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查,医护人员咨询了周边5家医院,都拒绝接收病人。无奈最后只好拨打了首都圈广域状况室的电话。广域状况室也非常着急。电话打到江原道的一家大型医院,得到的答复是“请把病人送过来”。这是在联系广域状况室23分钟后,也是打出的第10个电话。广域状况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一般要打10多个电话,平均需要等1个小时左右,这次很幸运”。

韩国政府正在启动紧急诊疗体系,以填补住院实习医生集体辞职造成的医疗空白。负责急诊患者转院工作的“广域状况室”就是其中之一。4至5月,韩国政府在首都圈、忠清圈、全罗圈、庆尚圈等地设立“广域状况室”的计划,因医疗空白提前了一两个月。

广域状况室会根据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为患者寻找合适的医院。韩国国家中央医疗院表示,每10名急诊患者中就有1名在进入急诊室后再被转移到其他医院接受适当治疗的情况。以2022年为准,转院患者共有48.5844万名,占所有急诊患者(50.61764万名)的9.6%。

转院速度是关键。心梗是一种代表性的急重症,必须在胸痛发生2小时内接受治疗。广域状况室由2-4名状况要员、1名医生组成小组,24小时像齿轮一样连轴转。状况要员监视患者情况,医生判断适合治疗患者的医疗机构。另一名状况要员负责打电话寻找能接收患者的急诊室。医疗空白的长期化加大了这种调度工作的重要性。据韩国保健福祉部的数据,4个广域状况室在3月和4月分别处理了433件和693件转院工作。5月,截至16日,共处理419件转院工作。

但问题是,工作量增加了,但因医空白,人手严重不足。尤其是急缺能判断患者病情的医生。为判断患者的病情,必须是急诊和内科外科医生。为正常运营,广域状况室至少需要30名医生,但仅有首都圈能保障这一人数。地方与首都圈的医疗差距也在这里得到了体现。全罗圈的广域状况室仅有5名医生,庆尚圈只有12名,忠清圈只有13名。由于住院实习医生集体辞职,急诊室同样紧缺人手,且很难招到新人。福祉部虽将12名公共保健医生安排在了广域状况室,但其中包含家庭医学、儿童青少年科的医生,因此被评价为不过是“权宜之计”。

且转院时间也在延长。由于韩国医疗空白长期化,即使是重症急救患者诊疗力量最强的顶级急诊室——圈域急救医疗中心,43家中的18家(以16日为准)也出现了部分诊疗困难的情况。住院实习医生占比较少的二级医疗机构急诊室的状况也在恶化。韩国中央应急医疗中心灾难医疗政策室长金正彦(音)表示,“虽3月份(住院实习医生占比较小的)二级医院收治了很多患者,但随着医护人员疲劳程度的提高,二级医院要求转院的事例也在增加”。

医疗空白长期化暴露出了韩国脆弱的应急医疗体系。自本月起,广域状况室对119救护车移送最严重的急诊患者的过程也提供了支援。但由于住院实习医生人手不足,急诊室人员逐渐变得疲劳,因此也越来越难以接受广域状况室的请求。大韩急救医学医师会长李炯珉(音)也表示,“即使把患者送来,也无法凑齐能执行手术的相关科室的医生,只能拒绝接收患者。二级医院的医疗力量也几乎消耗殆尽,担心会对患者造成更大的损失”。“为了实现健康权的保健医疗团体联合”政策委员长郑亨俊(音)表示,“由于没有一直负责重症监护室工作的住院实习医生,就算急诊病人接受治疗,也无法住进重症监护室,因此很难接收病人。住院实习医生回归固然是好事,但政府应立即拿出实质措施,让医院多聘请专科医生,或者集中精力诊治重症病人”。

林在熙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society/health/114134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