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韩日陷入激浪隧道一年,看不到出口

去年7月限制出口后矛盾增大

甚至妨碍WTO争端解决程序
强制征用判决妥协案难产

 

文在寅总统(左)和日本首相安倍晋三。

当地时间6月29日,世界贸易组织(WTO)争端解决机构(DSB)就日本去年7月采取的出口限制措施举行了旨在重启争端解决程序的第一次会议。该会议应韩国提出的要求而召开,因被起诉国日本顽固拒绝成立相当于一审审判庭的专家组,未得出任何结论即告散会。除非成员国一致同意,否则无法阻止成立专家组,但日本为妨碍程序的进行,耍起了“歪心眼”。此外,韩日两国还在多项敏感问题上再次针锋相对,其中包括已列入世界遗产的“军舰岛”(端岛)展览内容涉及“歪曲历史”争议。从今年3月初开始新冠疫情日趋严重,双方一度暂时停火,而今重起战端,再次进入全方位白刃战。

日本针对韩国半导体生产所必需的原材料氟化氢等出台出口限制措施,将韩日关系推入激浪之中,到本月1日已整整一年。时间在流逝,两国关系却仍停留在“有史以来最糟”的漫长隧道中。韩国认为这一措施是日本的“经济侵略”,掀起了全民性抵制运动,韩政府决定终结《韩日军事情报保护协定》(GSOMIA),战线从经济扩大到安保领域。此后,韩国选择续签协定,作出了退让,从而避免了灾难性结局,但仍然看不到改善关系的迹象。

专家一致认为,要使已达最糟地步的韩日关系重新走上正常轨道,必须对所有这些矛盾的“原因”——韩国大法院作出的“日本强征受害者判决”寻求一个圆满的“妥协方案”。但双方相互要求对方作出让步,一再威胁“照此下去同归于尽”,妥协前景非常黯淡。

戏剧性地显示韩日谈判处于僵局的事件是今年年初两国首脑之间的攻防战。文在寅总统在1月14日举行的新年记者会上强调有意对话解决,呼吁韩日双方“集中智慧,面对面谈判”,而安倍晋三首相6天后作出极其冷淡的反应,要韩国“必须信守国与国之间的承诺”。也就是要求韩方遵守1965年的《韩日请求权协定》,该协定宣布韩日请求权问题已得到“完全、最终解决”。圣公会大学教授梁基浩表示:“韩国政府去年6月首次提出建议以来,提出了多项更进一步的建议,但日本顽固拒绝,因而无法可施。”

据悉,青瓦台也仅仅制定了一个“支付给原告的款项必须来自被告企业”的最低标准,一直以灵活的姿态开展外交磋商,但日本强硬态度没有改变,因此备感困惑。静冈县立大学教授奥园秀树称:“‘65年体制’是现代日韩关系的基础,日本应守住它。一旦变卖日本企业资产将资金交给原告,就等于请求权协定被完全无视。”韩国希望在“大法院判决”框架内寻求解决办法,而日本要死守“65年体制”,双方针锋相对,难以找到妥协点。

韩国政府不想与日本发生第二波冲突,但又无法避免。如果今年下半年原告变卖日企资产,日本可能出台进一步报复措施,政府与执政党目前正在制定对策,以求将冲击降到最低。上月29日,文总统在首席秘书及助理会议上讲道:“毫不动摇地正面突破一年前日本采取的突袭式措施,创造转祸为福的契机。”日本副首相麻生太郎去年3月曾提到日本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关税、停止汇款、停止发放签证”等。

韩日对立正在从“历史矛盾”向“结构性、生死性矛盾”发展,这反映两国对东亚地区已经开始的新冷战的前景有着难以调和的立场差异。2018年以来,韩国政府为民族的命运而推进韩朝关系改善和朝美核谈判,而每到关键关头,日本总会扮演捣乱者角色,近期还抓住韩国的“对朝及对华立场”做文章,反对美国提出的让韩国参与“扩大G7”的方案。韩日的“战略利害”在过去两年围绕大法院判决发生的矛盾中一度被认为方向是一致的,但近期动向使人意识到其实方向已大不相同。在安倍政权中两次担任防卫相的小野寺五典曾称,与其努力同韩国改善关系,不如“郑重地无视”。

但也有人指出,忽视同日本的关系是极其危险的,因为,美日同盟排在韩美同盟之前,日本可以借力美日同盟,每当韩国推进“韩半岛和平进程”时都会从中作梗。庆南大学远东问题研究所教授赵镇九(音)说:“我认为政府从未同日本就韩半岛和平进程进行过充分磋商。越是困难时期,越需要领导人的智慧和决断。”

吉伦亨 金昭延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politics/diplomacy/95169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