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北京重回“自行车天堂”,秘诀不仅仅是共享单车

95万辆廉价共享单车,平均22人共享一辆

2017年5000万次→2021年9.5亿次使用
新冠疫情下人们回避公共交通也是一大原因

北京的共享单车。薄荷色为滴滴青桔,黄色为美团,蓝色为阿里巴巴哈啰。(图片来源:崔玹准 驻北京记者)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首都北京的主要交通工具是自行车。在天安门广场前等红绿信号灯的“自行车部队”被广泛用作象征中国落后经济的画面。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因私家车和公共交通工具增加使空气质量恶化,急剧减少的北京自行车部队又回来了。成本低廉的共享单车、完备的自行车道基础设施、因新冠疫情引发回避公共交通等现象似乎都对此产生了影响。

18日下午6点,阿里巴巴、浦项制铁等大企业聚集的中国北京朝阳区望京地铁站C出入口前。黄、蓝、薄荷色共享单车一辆接一辆的被停放在那里。一个小时后,共享单车从几十辆增加到了300多辆。很快,共享单车公司“分散员”出动,将单车装满小卡车运往其他地方,这是上下班时间北京地铁站常见的风景。

北京再次成为自行车城,共享单车的作用功不可没。多人共用的共享单车,无需担心初期购买负担和停放保管问题,具有随时随地方便使用的优点。

7月18日下午6时,在北京朝阳区的望京地铁站前,市民们正骑着共享单车经过。 (图片来源:崔玹准 驻北京记者)

从《北京商报》的报道来看,共享单车自2015年起在北京投入使用,一度泛滥到10多家公司运营235万辆单车。考虑到北京人口为2100万,平均每9名居民就共享1辆单车,出现了供给过剩问题。目前,“美团”和阿里巴巴旗下的“哈啰”、滴滴旗下的“青桔”三家公司运营着95万辆单车,平均每22名居民共享1辆单车。

虽共享单车数量减少,但使用量剧增。北京交通发展研究院数据显示,2017年北京共享单车运营总次数为5000万次,2021年增至9.5亿次。从2017年全年的2.4次,到2021年的45.2次,增长了20多倍。使用阿里巴巴旗下的“哈啰”一个月的费用为15元,使用美团单车的费用单次为1.5元。一个月的使用费和哈啰相差不大。

北京共享单车最大的特点是“哪里都可以停”。首尔市的共享自行车“叮铃铃”为适当管理,有专用停车位,但北京三家公司的自行车可以自由停放。而单车集中在特定时间、地点的现象,通过投入“分散员”便可得到解决。若自行车被个人独占或停放在树林或偏僻的地方,将掌握使用者身份,限制今后使用。且这些公司的自行车安装无需充气的轮胎,管理费用也大幅减少。

7月18日下午6时,在北京朝阳区的望京地铁站前,为了分散停放在地铁站前的自行车,各公司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将自行车装在车上。 (图片来源:崔玹准 驻北京记者)

北京与首尔不同,地势平坦,适合骑自行车。且有很多8-10车道的宽阔道路,不仅在城市外围,就连市中心地带也有自行车用道路。此外,大多自行车道都与普通车道以花坛相隔,因此安全性较高。停车或右转的机动车可以进入自行车道,但自行车享有优先权。北京市还在努力确保自行车道基础设施,从北京市发布的《2021年北京市城市慢行系统品质提升行动工作方案》来看,对于宽度12米以上的道路,要求确保不少于2.5米的自行车道,在2021年,实际上共完成约32公里、97条道路整治。

新冠疫情也对自行车的复兴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市民们不愿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作为“单人移动工具”的自行车受到了关注。骑自行车上下班的人增加了,买菜、去约会场所、运动时使用自行车的人也增加了。此次疫情也使北京的空气质量得到改善。以前春夏季,北京的沙尘和雾霾非常严重,人们不愿意骑自行车,但现在这种担优已消除。中国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337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有明显改善,2020年为33微克/立方米。

在北京朝阳区的一条自行车道上,市民们正骑着共享单车经过。(图片来源:崔玹准 驻北京记者)

崔玹准 驻北京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international/china/105165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