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结婚即至死为奴”韩国50名女性中有20名决心不婚

对于女权问题的看法

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的主人公智英是一名结婚生子后离开职场中断工作的女性。(图片来源:乐天娱乐)

2016年5月,首尔江南站附近的洗手间里,一名23岁的女性被一名素不相识的男子用凶器刺死。当时权敏贞(音,化名)只有20岁,大学2年级,虽然正担心着就业,但当时还是笑容满面。“江南站杀人事件”动摇了权敏贞的心,她说:“女人在听到‘泡菜女,大酱女’的声音时,都无法大声发声。而90%以上的男性在厌恶女性的社会里却过得很舒服……以那个事件为契机,开始关注起女性问题,梦想着‘脱韩国’。”权敏贞不知不觉间成了“女权主义者”。

随着以“江南站杀人事件”为代表的厌恶女性犯罪的蔓延和“Me too”运动的持续,近几年来出现的“女权运动的重启”受到了20多岁女性全方位的支持。《韩民族日报》所采访的100名青年也同样关注着女权运动和性别歧视问题。100人中有80人回答说“在韩国社会,男女并不平等”。50名女性中有45名表示,切身感受到了不平等。

正如《82年生的金智英》一样,对于1996~2000年出生(19~23岁)的女性来说,性别歧视也是关乎生活的迫切问题。《韩民族日报》采访的50名女性中有20人表示“无意结婚”。其中14名就“决心不婚”的理由给出了“在韩国社会,结婚对女性来说就是损失”的答案。 50名中有29名回答“没有生孩子的计划”占60%。50名男性受访者中有12名回答“无意结婚”,16名回答“没有生孩子的计划”,这与女性的回答有明显不同。

■“不想活的像妈妈那样”

22岁的女性柳秀敏(音,化名)也不想结婚。她说:“妈妈的人生就是这样的。妈妈有梦想,上了大学,为了做活动企划工作而学习。那是和爸爸一样的梦想。二十多年后的今天,爸爸在做活动策划工作,妈妈却放弃了梦想。俩人有同样的梦想,而妈妈只是因为结婚就......看到这些,我不想活得像妈妈,不是都那样吗? 我想活得像爸爸一样。”

二十二岁的女性李松娥(音,化名)称自己是“反婚主义者”。 她说:“在韩国,结婚后到死为止只有女人是奴隶。怎么看都没有好处。结婚的瞬间就要辞职,或者在公司上班的时候要经历怀孕,生育,育儿……。男性的育儿假期有所增加,但还是没有女性那样长。如果国家想提高出生率,应该改变这种状况。”

100名青年虽然大部分认同关于“性别不平等的社会”的问题意识,但在询问彼此理解的题目中显露出了立场差异。50名女性中有11人对于“韩国男性的愤怒”表示“认同”,而50名男性中有25人表示“认同”。50名女性中有36人对于“韩国女性的愤怒”表示“认同”,50名男性中有24名表示“认同”。 50名男性中有18人表示“法律对男性不利”,而50名女性中只有4人对此表示“同意”。 回答“法律对女性不利”的女性有23人,男性只有11人。

最重要的是,对女权主义的观点差异很大。对于19至23岁的女性来说,女权主义即使有程度上的差异,也是“基本价值观”。22岁的女性金宇妍(音,化名)说:“女权运动是抛弃性别歧视的运动,所以这是理所当然的运动。反对的男孩子很多,太郁闷了。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所以才这样。说自己也很累,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对于女权运动,23岁的女性刘智妍(音,化名)表示:“这是作为社会人理应具备的价值观,也是追求人类平等的观念。一般男人都拒绝女权主义,可能是觉得自己的权利被剥夺了。自己也应该知道权力分配得不公平吧?”

对于同龄女性的愤怒,50名男性中有一半表示“难以理解”。22岁的男性金钟勋(音,化名)批判女权主义说:“为了公正的社会,人们对于男女平等问题的认识非常重要。虽然了解的不是很具体,但是通过SNS或新闻接触到极端女权主义者,大都是负面的形象。我讨厌‘所有男人都会这样’的一般化。”23岁的男性金度勋(音,化名)也是如此,他说:“感觉像是歪曲了概念本身,很郁闷。只要发生什么事,就会被当作‘性别歧视’对待,所以有点反感。”

立场差异并不只存在于“性别”上。 21岁的金民锡(音,化名)虽然是男性,但他表示“支持女性为争取平等生活而进行的斗争”。他说:“我认为韩国在客观上是歧视或厌恶女性的社会。只有女性才会在生活中感到不安和恐惧。收入差距也很大。” 22岁的男性李英宇(音,化名)也说:“在歧视女性的现状下,我支持女权主义和女权主义者。是明确要继续追求的志向。”

■对于女权主义的不同反应来自于所属组织和地域的“温差”

对女权主义出现不同见解的另一个因素是目前所属组织或地域的“温度”。100名男女中有60人对于“韩国女性的愤怒”表示“认同”,而位于首尔的四年制大学中,这一比率明显更高。16人中除2人外,其余14人都对“韩国女性的愤怒”表示“认同”。相反,10名高中毕业就业者中只有2名表示“认同”。专科大学在校生中14比14“认同”和“不认同”的比重相同。地方4年制大学的学生表示“认同”的比率也高达60%~70%。大田某专科大学学生21岁的女性郑秀琼(音,化名)说:“男生通过自己的专业,就业范围会很广。但是女生的就业范围就很小,有点担心。”但是她对女权主义摆了摆手说:“我什么想法都没有。如果不是我所在的,我就不感兴趣了,不是我的关心词。 ”就读于仁川某职业大学的20岁女性裴美妍(音,化名)也说:“不太喜欢女权主义。女权主义是关于男女平等的,现在太把男人当成罪犯了,无条件地分帮结派,真让人厌烦。”

把自己视为女权主义者的青年们认为,这些反应来自误解,他们认为需要更多的沟通。摄影专业的22岁女性金善姬(音,化名)在制作女权主义电影的团体“拍女权”中活动。但她说:“有时连我都不敢在别人,特别是男性面前使用‘女权主义者’一词。很多时候绕着弯说是女性主义者,或者说是在进行人权运动。然后总是在回家的路上后悔为什么那样说。所以我觉得这个单词应该更多地出现,更多地被大家讨论。”

金润珠 姜载求 金惠允 徐惠美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society/society_general/920073.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