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韩国好像只有大学生称得上青年, 经常被问“你哪个学校毕业”

采访未上大学的17名青年

参加就业博览会的一名韩国高中生。(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社)

韩国《标准国语大词典》对“浪费”一词的解释是:白白虚度时间或挥霍财物。对于23岁的劳动者韩秀珍(音,化名)来说,大学就是如此。“我对学习不感兴趣,上大学就浪费,还不如直接赚钱”。韩秀珍在釜山一所文科高中就读的时候,就曾在自助餐厅打工。后来她又陆续在4家工厂和餐厅工作赚钱,有段时间还会在工厂下班后前往自助餐厅的晚间时段打工,同时做两份工作。现在她在釜山一家物流公司工作,一周工作六天,每月工资300万韩元左右。她每天固定在晚上九点到早上六点的夜班工作,因此工资相对较高。虽然备受失眠困扰,但她并不打算把工作换成白班,因为对现在的工资“非常满意”。

为什么要如此执著的赚钱呢?她说,“这样的工作,以后身体可能会承受不住,所以我想先拼了命工作,以便以后能安然度日,到时候我做个房东,每天收租就行了”。

韩秀珍的梦想是拥有一幢五层的楼房。一楼肯定要做成汽车修理店,给自己小学最要好的朋友全秀灿(音,化名)经营,其它楼层就开设网吧、多功能房间、咖啡厅等,实现梦想完全用不上读大学。“赚的钱比读大学的人还多”。

未来的“汽车修理店店长”——23岁的专科生全秀灿在一旁附和。他提到自己从专科高中毕业后在滑雪场做教练时发生的事。“在首尔一所好大学读书的学生来到庆南阳山打工,当时我曾想,他一定能把工作做得非常漂亮。没想到不仅工作做不好,还总是偷懒,总是拿自己的学校炫耀。我能怎么样呢,只能让他走人”。韩秀珍接过话说,“读大学和在滑雪场工作有什么关系?又不是读完大学所有事情都能做好”。在韩秀珍和全秀灿看来,有些事情要大学毕业的人可以做得更好,但并不是大学毕业了就可以把所有事情做好,在职场中,能够把事情做好或者努力做事的人,才应该得到认可。问题在于,现实和他们想的并不一样。

22岁的劳动者洪秀智(音,化名)高中毕业后在一家金融公司工作。她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得知了其他人的工资,我的工资和大学毕业生相差很大。这让我觉得,果然还是不一样呀。而且,听说有个朋友拿到的奖金远低于公司其他员工,他去找公司的人事负责人询问,对方虽然没有直接说因为他是高中毕业,但从语气上听,差不多就是那个意思。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对于韩国社会对学历和毕业学校的重视程度,洪秀智在1-10分的选项中打了“10分”。她说,“公司好像私下里挺重视员工毕业的学校,而且会对同个学校毕业的校友特殊照顾,感觉学历也非常重要”。

23岁的大学生沈正硕(音,化名)在从仁川一所专科高中毕业后,曾在大型超市工作过两年,但是他的工资是每月120万到130万韩元,从四年制大学毕业的同事工资是250万至280万韩元。他说,“大学毕业、专科大学毕业和高中毕业的人根本不在同一条起跑线。我做的是宣传销售和物流等工作,感觉高中生所做的工作劳动强度更大,那时候我感觉到,一定要上大学”。现在,沈正硕在专科大学读流通营销学。他相信,毕业后自己能比以前站上更好的起跑线。

近年来,“20多岁年轻人”和“青年人”几乎已经成了“大学生”的同义词。22岁的劳动者安贤贞(音,化名)毕业于大田一所专科高中的会计和传媒专业。他在做自由视频编辑的同时,还在一家公司做业务助理。在安贤贞接触到的人看来,所有年轻人似乎都应该是大学生。因此,“经常有第一次见面的人问我,哪个学校毕业?大学什么专业?感觉在人们眼中,世界上就只有大学生”。而且对于很多工作,没有大学毕业证的人根本没有任何机会。“我想做的事情大部分都要求本科以上学历,招聘时接受高中学历或者不看学历的工作大部分都是临时工,就算我执意把自己的简历发过去,也不会有任何回音”。安贤贞持有计算机制图“技能师”资格证,但“技术师”资格证只允许本科以上学历的人考取,“色彩技术师”资格证也是一样。对于这个连资格证都要区分学历的社会感到不能理解。然而他虽然气愤,却只能改变自己。因为他知道,社会不会发生改变。

所以,安贤贞决定大学攻读社会学。因为父母无力为其提供支持,他只能依靠同时做视频编辑和业务助理来为自己赚取学费。“不管对就业有没有帮助,至少可以让人挺起腰杆”。他认为,大学本应是接受教育的地方。但在现实中,读大学只是为了“避免被歧视”。

在“如果韩国青年只有100名”的系列采访中,记者遇到的100名青年有83人都是大学生,另外17名是高中毕业后处于工作、创业或无业状态的人。《韩民族日报》询问这17名青年“是否认为读大学是比就业更好的选择”?他们有8人回答“是”,9人回答“不是”。在认为“读大学更好”的8人中,有5人给出的原因是“高中学历不好求职”。在选择“高中毕业就业更好”的9人中,大家给出的理由各不相同。即将入伍的19岁无业青年赵民硕(音,化名)说,“要是能考上喜欢的大学固然是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考上”。他很清楚,就算能够避免因为学历被歧视,还会因为毕业学校被歧视。在安山半月产业园区工作的22岁劳动者南民秀(音,化名)说,“我身边很多人大学毕业也找不到工作,所以为什么一定要上大学呢”。

在流通企业工作的22岁劳动者朴志恩(音,化名)从姑姑身上看到了希望。“比我只大两岁的姑姑从一所专科高中毕业,现在在证券公司做得很好。就算不上大学,只要有能力而且工作努力,感觉也没有什么大的差别”。

对于朴志恩的话,我们无从反驳。但现实却并非如此。今年5月韩国统计厅和女性家族部发布的数据显示,韩国20-24岁劳动者的平均工资为185.5万韩元,高中毕业生工资为179万韩元,专科大学毕业生工资为182.4万韩元,大学以上毕业生平均工资201.5万韩元,分层非常明显(2019年青少年统计资料)。

韩国《标准国语大词典》对“青年”的定义是:处于身体和精神正在成长和逐渐成熟时期的人。但在现实中,只有83名大学生才是人们眼中的“青年”。其中就读于首尔四年制大学的16名大学生被视为“青年”的代表。在发生“曹国事件”等政治社会风波时,能够被韩国社会赋予发言权的青年只有2名来自“SKY”高校的大学生。在他们背后,还有17名青年生活在完全无人关注的角落。这就是这个国家的今天。

金惠允 姜载求 金润珠 徐惠美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society/society_general/919844.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