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陷入困境的碳素文明……没有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吗?

全世界都在忍受的酷热天气
提高能源利用率与节约能源并举
衣食住行文化也应顺应气候变化

图为8月1日下午,首尔市圣水洞公园内设置的温度计已达到41度。(图片来源: 韩民族日报社)

8月1日,韩国酷热天气创下111年以来的最高气温纪录,同时这一天恰巧也是“地球生态超载日”。“地球生态超载日”是指到一年中一个特定日期为止,人类的自然资源消耗量已超过地球在这一年可以产出的资源总量。也就是说,将所有资源需求统合起来,得出生态足迹,并将其换算成日期呈现出来。而碳足迹在生态足迹中占比60%。

碳素在大气中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是一种起到储存地球热量的温室气体作用的物质。因此,若要减少全球变暖危害,只需减少碳排放即可。但问题在于这一点很难做到。为什么呢?因为人类和碳素二者存在难以割舍的联系。在地球历史中,氧气孕育了生命,而碳素则孕育了文明。如果说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必备要素,那么碳素就是文明发展的源泉。

从火的发现开始,人类生存和繁荣所需的能量都源于碳素。现代文明的根基——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正是碳素。除去水分,在生命有机体的质量中,碳素所占比例达到一半。地球上80%的化合物都含有碳素。这也是人类文明被称为“碳素文明”的原因。大部分碳素都以化石燃料的形式贮存在沉积岩层中。在大气中,碳素则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存在。几十万年以来,二氧化碳浓度一直十分平稳。但随着工业革命将地底下的碳素带到地表,情况开始改变。150年间,二氧化碳浓度已增长超过40%,可谓是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其间,地球温度也升高了1摄氏度。

虽然水银柱仅增长了一个刻度,但目前我们经历的气候变化却十分巨大。最重要的是,夏季变长。首尔的夏天在100年间从94天延长到142天,多了1个多月,变成了一年的三分之一都是夏天的时代。据分析,21世纪发生的三分之二的极端天气很有可能都是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导致或加重。极端天气中,酷暑占比43%,比例最高。

那么碳素文明的好处到此就要结束了吗?今年夏季全世界范围内的高温天气引发了这一疑问。来自18个国家的联合研究团队预计,2031-2080年期间,各地区因高温增加的死亡率最高可达到20倍。据美国麻省理工大学研究团队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东北部的华北平原以及波斯、南亚等地本世纪末将会迎来人类难以承受的酷热天气。而目前的气候异变正预示着未来的灾难。

但为了摆脱酷热天气,人类又陷入了再次向碳素文明靠拢的两难境地。空调就是显而易见的例子。国际能源署预计,截至2050年,全球空调数量将从16亿台增至56亿台,增长3.5倍。30年的时间,相当于每秒钟就增加10台空调。报告书称,“若按照这种趋势发展,到2050年,全球空调耗电量将和中国整体耗电量划上等号”。国际能源署署长法蒂•比罗尔指出,“全世界21%的电量生产增量源于空调需求增加”。全球变暖带来了空调,而空调再次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

而地面也开始呈现出恶性循环。随着气温上升,地底的细菌活动越发活跃,形成了恶性循环。这些微生物依赖落叶和枯死的植物维持生命,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碳。化石燃料令土壤升温,而升温的土壤再次加速全球变暖的进程。据说,20世纪90年代以后,微生物的碳排放量迅速增加(约17%)。这是由于化石燃料打破了大自然构建的碳素排放和吸收的平衡体系。

那么该在哪寻找突破口呢?目前来看,很难想象没有碳素的人类文明。比较具有现实意义的对策就是:一方面将碳排放和损害降到最低,另一方面要适应变化的环境。首先,需在所有部门中研发一种技术:要么能源利用效率高、要么零碳排放。当务之急就是,整个社会应该倡导少用、少吃、少扔的生活方式。而国家层面也应针对难耐高温的社会经济弱势群体出台政策。

不止如此。将在适应工业化前的气候时形成的衣食住行文化,按照变化后的气候进行调整如何?让我们来思考下:束缚的正装造型、以取暖为主的住宅结构、偏爱肉食的饮食文化、整齐划一的上下班工作方式、夏短冬长的放假时间等等,这些业已习惯的文化是否还是最佳选择?如果运用人工智能、物联网、3D打印、大数据等革新技术,就能找出方案:减少使用能源的同时,也能更轻松舒适地适应炎热的天气。当然告别熟悉的事物绝非易事。但变化也需要时机。据说,当人们忍受极端天气时,赞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对策的可能性也更高。算是一种冲击疗法吧。过着如同噩梦般的夏季的当下,何尝不是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大胆发挥想象力的时机呢?

郭鲁弼 高级记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