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朝鲜针对萨德称“可以躲避拦截”……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否认称“单方面主张”

-“北极星2”型发射场面公开-

射程为3000-5000公里,关岛在其射程内
固体燃料,有利于隐蔽移动、突袭发射
“杀伤链”或变为无用之物

图为2月13日,朝鲜通过朝鲜劳动党机关报《劳动新闻》报道称,劳动党委员长金正恩现场指挥了中远程弹道导弹“北极星2”型试验发射。

朝鲜2月12日试射了使用固体燃料的弹道导弹“北极星2”型。有分析称,导弹的试射表明朝鲜意在将导弹战力由现有的液体燃料为主转变为有利于突袭发射的固体燃料体系。

朝鲜导弹发射一天之后的13日,朝鲜中央通信(简称朝中社)明确指出“北极星2”型是“中远程战略弹道导弹”,使用了“新研发的大功率固体燃料发动机”。韩国军方当局通常将弹道导弹根据射程分类为短程弹道导弹(SRBM•射程在1000公里以下)、准中程弹道导弹(MRBM•射程为1000-3000公里)、中程弹道导弹(IRBM•射程为3000-5500公里)和洲际弹道导弹(ICBM•射程在5500公里以上)。但也有专家使用短程、中程、中远程、洲际弹道导弹等其他术语。朝鲜如果此次使用中远程弹道导弹一词,意即此次导弹的射程为3000-5500公里。像“舞水端”中程弹道导弹一样可将太平洋的美军战略基地关岛纳入射程之内。

但是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当局人士对此次发射的导弹射程表示“需要进一步更细致的分析”,回避了具体的回答。韩国联合参谋本部前日对此次发射表示,“(导弹)弹道高550公里,飞行距离500余公里”。但是此次为高角度发射,会比正常发射时的飞行距离短。朝中社表示“考虑到周边国家的安全”,通过高角度发射缩短了射程。

朝中社称,此次导弹是由去年8年试验发射的潜射弹道导弹(SLBM)“北极星1”(KN-11)开发为“地对地弹道导弹”的。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曾透露当时使用固体燃料引擎的导弹弹道高度为400公里以上,射程为500公里。朝鲜主张称此次对当时的导弹“延长了射程”。此次导弹的弹道高度高出当时100公里以上。

此次试验发射的是固体燃料导弹,这一事实值得关注。飞毛腿、芦洞、舞水端等朝鲜弹道导弹大部分使用了液体燃料引擎。液体燃料导弹需要在发射时间1-2小时前注入燃料,但是固体燃料只需注入一次,不必再次注入,有利于隐蔽移动和突袭发射。朝中社断言称,“朝鲜导弹事业已从液体燃料导弹发动机成功转变为大功率固体燃料导弹发动机”,强调了导弹体系正转变为以固体燃料导弹为中心。

韩国军方当局正加快步伐引进在发现朝鲜导弹发射迹象后精密制导拦截的“杀伤链”作战计划的金牛座(Taurus)导弹这样的远程精密拦截能力。“杀伤链”是和“韩国型导弹防御系统”(KAMD)、大规模惩罚报复(KMPR)作战计划一起应对朝鲜核导威胁的三大核心军事应对方案。但是,如果朝鲜转换为固体燃料,发射迹象将很难事先发现。“杀伤链”可能变为无用之物。

朝中社还指出此次导弹使用了“移动式自行发射台”(无限轨道型移动式发射车)。朝鲜是首次被发现使用了移动式发射车。此外,朝中社就有关导弹的特性提及“阶段分离”(级间分离),显示可能为多级导弹;另外,其还称“可以安装核弹头的操纵战斗部”,强调了具备核武装能力;其还提及了“机动躲避拦截”,主张称可以令萨德(THAAD•末段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或爱国者(Patriot)防空导弹等导弹防御系统(MD)失效。对此,韩国联合参谋本部有关人士否认称是“朝鲜单方面的主张”。

朴炳洙 高级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politics/defense/78248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