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韩国20世纪70年代亲美,80年代反美……进入2010年代后再次亲美

韩国国民对美国的认识变迁史

1980年12月9日发生的光州美国文化院放火事件是80年代韩国第一个“反美运动”,这对1年零3个月后发生的釜山美国文化院防火事件产生了巨大影响。图为1982年3月18日,正在燃烧的釜山美国文化院。 (图片来源:《报道照片年鉴》)

“最近围绕反美自主化问题的讨论迅速扩散,不仅是在大学街,这也是韩国社会最重要的争论焦点之一。上月位于首尔的美国大使馆及位于光州的美国文化院被投掷燃烧瓶的事件表明,反美情绪尤其在年轻人之间更加深刻”。

1988年6月7日的《韩民族日报》社论中的一段话可以让人猜到当时韩国社会对美国的情绪。在韩国人对周边国家好感度调查中,数年间美国以压倒性的优势占据首位,当时与现在的情况有很大距离。1953年10月韩美结盟后的70年里,随着美国对待韩国的态度、韩国经济地位的变化、韩国与朝鲜和中国关系的变化等,韩国人对美国的情感发生了许多变化。

到20世纪70年代为止,韩国被称为“反美无风地带”,没有出现“美国佬滚回家”的口号,但1980年5•18民主化运动后气氛发生了变化。美国默认全斗焕等新军部的无道执政,韩国民众对此感到的失望和愤怒成为反美运动的导火索。从20世纪80年代《东亚日报》进行的国民意识调查结果来看,回答“喜欢美国”的人从1984年的69.9%骤降到1988年的37.4%和1989年的30.1%。

驻韩美军引发的可怕犯罪、事故引发了韩国民众对“不平等韩美关系”的公愤。在京畿道东豆川市基地村尹今伊被驻韩美军残酷杀害的事件(1992年)、首尔梨泰院外国人专用俱乐部女服务员被害事件(2000年);美军装甲车压死两名女中学生事件(2002年)等,每当美军犯罪时,为了扩大韩国在调查和审判过程中的裁量权,韩国民众一直强烈要求修改《驻韩美军地位协定》(SOFA)。女中学生被压死事件发生后,2002年12月,10万人举着蜡烛聚集在首尔光化门,要求修改SOFA和处罚美军,这成为烛光集会的开端。

2003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美国发动的下一场战争可能会在韩半岛”的危机意识扩散开来。2008年Research&Research进行的青少年民意调查中,当被问及“对韩国安全威胁最大的国家”时,认为是美国(28.4%)的回答比朝鲜(24.5%)更多。

反美之风从2010年左右开始减弱。首尔大学统一和平研究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的统一意识调查显示,在韩半岛周边4个大国中,认为美国是感觉最亲近的国家的受访者每年都在增加。自2016年以来,将美国视为合作对象的受访者占比一直维持在80%左右,去年为86.3%,创下最高纪录。在今年4月韩国Research进行的定期调查中,受访者对美国、朝鲜、中国、俄罗斯、日本5个国家的好感度从0到100进行了打分,美国的好感度最高为57.2,日本为34.9。

首尔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辛星昊指出,国内反美运动似乎随着国民逐渐认为韩美关系是平等关系而平息下来,韩国社会进一步发展,在美中战略竞争等复杂现实中看待美国的视角也发生了变化。

韩国人对美国的高好感度今后是否会有所改变?为1999年至2002年在美国驻韩大使馆担任政治科科长的前任外交官大卫·斯特劳布(David Straub)的书籍《从反美主义看韩国现代史》(2017年)写注释的首尔大学国际研究生院教授朴泰均表示,与其说韩国人对美国的认识更好了,不如说是对中国、朝鲜的认识变差了。驻韩美军的变更、美国对朝鲜核问题的态度、韩中及韩朝关系也将成为另一个变数。

张艺智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politics/politics_general/1094588.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