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专栏】法务部长官曹国之路与检察总长尹锡悦之路

检查总长尹锡悦出席7月25日在青瓦台本馆召开的任命状授予仪式,图中他正在与时任青瓦台民政首席秘书的曹国交谈。(图片来源:金正晓 记者)

“查一下美国诉讼律师受理费是谁出的?”

前总统李明博的DAS诉讼律师费受贿案的发端只是尹锡悦的“嗅觉”,他身为特殊侦查专家且已经做过律师事务所律师,时任首尔中央地方检察厅检察长。美国的诉讼费用非常昂贵,李明博不会自己掏腰包打官司,尹锡悦这个猜测果然不出所料,最终查出李明博从三星受贿119亿韩元。

据观察,所谓“曹国疑案”的调查,也是始于大检察厅所积累的既有“情报”与尹检察总长的“嗅觉”——要知道,尹检察总长查过孤星(Lone Star)等基金,这方面经验丰富。因此也可以说,自从曹国被提名为法务部长官后,尹检察总长就已经试图直接向握有任命权者告知这项任命的“危险性”。

据悉,在候任长官子女的论文、奖学金等问题引发“道德”热议的局面下,检察机关趁机介入,也是因为他们在“私募基金”中看到了存在违法的可能。检方认为,曹长官夫人郑京心教授所扮演的角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投资者。据称,检方怀疑郑教授可能是以假名管理股市交易的Colink的实际主人,并在追查周边人物。郑教授的支持者以及部分执政党议员反驳说,如果郑教授单纯是借钱给了曹长官的堂侄,就不成其为问题。专家认为,即便作为投资者的郑教授深度介入了基金运作,从法律的角度也难以追究各基金运作的刑事责任。

且不说曹长官一家的涉嫌内容,迄今为止检方的调查过程本身也可能引起争议。首先的一条就是,国会方面刚刚就听证会议日程达成协议检方就匆匆进入扣押搜查取证,从而给人以一种挑战总统任命权的印象,这是尹锡悦领导的检方的一个败着。向手握任命权的总统进谏“曹国不适合做法务部长官”的检察总长,现在却被逼到了不得不为自己做出证明的局面,真可谓一种悖论。检方自己制造了这种调查的客观性与中立性受到怀疑的可能,可惜可叹。

检方投入特殊调查部检察官20多人,可至今没有查到足以称“以权谋私”的所谓确切证据。也许正是因为这个缘故,鸡毛蒜皮的小事倒是接连不断地传出来。大学奖状的伪造手段也需要不厌其详地向国民告知吗?爆料“寄生虫手法”,尤其令人遗憾。而部分新闻报道,源头正是“检方内部”, 给别人难看的手法不啻于“田埂手表”。部分人认为那种方式的伪造本身就是不可能的,因而连事实关系是否正确都成了疑问。

让检察官作为公益的代表承担“客观义务”,为的是让他们把真实作为最高价值,而避免搞什么针对性调查、除尘调查。尹检察总长曾在就职演说中表示调查的开始与结束要依据宪法精神慎之又慎并努力寻求比例与平衡,大约也正是这个意思。本次调查也唯有聚焦在“借权谋私”或“以权谋私”方能获得正当性。

检方23日对曹长官私邸进行了扣押搜查,马上还会传唤郑教授。如果考虑到对堂侄曹某的起诉时限是下月2日,本周对郑教授的处理结果有可能再次引发曹长官去留问题的争议。

据说早在当初传闻有可能出任法务部长官之际,时任青瓦台民政首席秘书的曹国就对此做出了消极反应。综合各种情况来看,文在寅总统非常希望起用他担任法务部长官。对检方进行改革,是文总统决心投身政治的重要动机。曹长官同样从学者时期就积极参与市民团体活动,长期献身检察改革事业。文总统从任命曹国担任民情首席秘书之时起便将他视为自己在实现“检察改革”方面的代理人。他不能坚辞不就,或许正是为此。

在检方进行调查的过程中,舆论对他死守长官职务的做法持批评态度。尽管青瓦台方面称“并不忽喜忽悲”,但面临议员大选的朝野各党内部氛围却稍有不同。如果政党支持率再次下跌,情况会有所变化。

金利泽 评论员

围绕曹国的争议,事实上已经超越了以往的“辞职”标准。无论想保他的支持群还是文总统,其意愿除了检方改革已经无法用其他什么来说明。判断其去留的标准也将是能不能保持住推进改革的动力。

关于所谓“86一代”, 固然有不少批评,但其主流是一群在年轻时期为打起“民主主义”大旗而完全放弃了富贵荣华与出人头地的人们。相信曹长官所说的“社会参与”正同此义。

金利泽 评论员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opinion/column/910595.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