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来稿】日本社会的深层苦恼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图片来源:EPA 韩联社)

新天皇即位前后,所有国民都在议论纷纷,但是日本社会的病理现象却十分严重。5月28日,在神奈川县川崎市,一名51岁男子犯下造成包括2名死者在内的20名死伤者的罪行后自杀。6月1日,在该事件带来的冲击尚未平息之际,东京练马区的一名76岁的父亲——曾担任过前农林水产省次官的精英人物——用凶器杀害了44岁的儿子。据悉,该父亲供述称,自己受到川崎案冲击,当儿子因为家附近的学校运动会上声音吵闹而大发脾气后,自己就在儿子伤害孩子们之前杀死了儿子。前一案件的加害者、后一案件的受害者均为尼特族(没有工作、也没有工作意愿的年轻人)。

我们无法给出两起案件纯属凶恶之人犯下突发罪行的结论,而是应该严肃认识到这是日本社会团结的危机征兆。两起案件的犯人和受害者均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前后。20世纪90年代左右,他们大学毕业进入社会。这一时期,泡沫经济破碎,日本经济进入长期停滞。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受亚洲金融危机和日本金融危机影响,当时被称为“就业冰河期”。再加上放宽就业限制的启动,传统的“终身雇佣”也随之松动。因此越来越多人不得不面临工资低、不稳定的工作。

就业环境恶化和社会衰退成为了“合成错误”的典型例子。个别企业为了存活下来,以削减用工成本为目标,增加了非正规职雇佣。但是没有稳定工作的年轻人无法规划人生,组建家庭也变得不可能了。这一时期又刚好迎来第二批婴儿潮一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首批婴儿潮一代的子女们。然而在他们进入结婚和生育适龄期的20世纪90年代,第三批婴儿潮却并未出现。因此日本的人口减少开始加速。个别企业扩大非正规职雇佣的所谓合理行为与整个社会接轨,随后社会出现整体衰退的巨大问题就此形成。

纠正合成错误是政治应该做的事。然而过去30年间,日本政治没有正视过社会结构问题。企业为了自我防御削减用工成本存在一定合理性,但是我们不能对就业不稳定造成的社会扭曲置之不理。2009年,民主党执政时期提出“有用武之地的社会”的口号,意欲加强社会团结。然而该政权以短命告终,相关课题则遗留至今。

家庭模式是日本保守政治家反应特别敏感的主题。在正规职社员减少的情况下,单靠男性工作养活妻子和子女的“日本式”家庭模式被打破了。然而支撑男女同工现实的社会基础,例如育婴、教育、医疗、关照等制度并不完善的问题一如既往。保守政治家中有不少人都希望保持性别分工模式的神话,让女性停留在依附于男性的立场上。

日本法政大学法学系 山口二郎教授

我咨询了我的一个精神科医生朋友,他也认为没有可以直接阻止脱离社会之人最终走上犯罪道路的对策。将教育和雇佣等政策结合,创造出让人们能够实际感受到自己存在于社会中的意义的环境是政治所能做的事情。 川崎案之后,某著名主持人在电视上用“残次品”来形容犯人,并表示如果他们想要杀人,最好在残次品之间进行。这种优生思想只会加重社会分裂,而日本社会的团结正处于不知何去何从的局面。如今我们亟需讨论出维护共存、共生的日本社会的政策。

日本法政大学法学系 山口二郎教授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opinion/column/897167.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