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社论】太晚了,强制征用判决用了13年

大法院,“审判交易”疑议中时隔5年确定

“反人道主义的非法行为,不包括在韩日协定内”

大法院最终判决,日本企业应赔偿日帝强占期被强制征用的受害者。大法院全体协议会(审判长金明洙大法院院长)于30日在李春植等强制征用受害者向日本企业新日铁住金(以前的新日本制铁)提起的赔偿请求诉讼中,驳回新日铁住金的上诉,并维持原判,要求赔偿原告每人1亿韩元。距离受害者们提起诉讼已时隔13年8个月,距离再上诉也时隔5年多。在此期间,其他原告已经去世,只有94岁的李春植在世。太晚了。更何况,被强征的受害者付出了强制劳役代价,但这却成为了与海外派遣法官职位相交易的“审判交易”对象,因此一再延迟,也不觉得羞愧。司法垄断当事人即使在死者的灵柩面前席藁请罪,也不能弥补过错。

被强制征用的受害者李春植(94岁,右)边发表感想边流着眼泪。

此次判决的意义在于:消除了因司法垄断而造成的长期停滞的诉讼,给予日帝强占时期受害者迟到的正义。围绕“韩日请求权协定”的解释,韩、日之间很有可能产生外交纠纷,因此政府应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大法院全体协议会认为,当天提出损害赔偿的原告不包括在1965年韩日政府签署的请求权协定适用对象中。请求精神赔偿是因为日本政府的非法殖民统治和侵略战争,且与日本企业的反人道非法行为有直接关系。具体来说,请求权协议或附属文件中,没有提到日本殖民统治的非法行为。而在韩日间的谈判过程中,日本政府不承认殖民统治的非法性,从根本上否认了强制受害的法律赔偿。对于以上的非法行为他们表示,强征受害者不是韩日协定的对象。并补充说:“在协商过程中,索要12.2亿美元,但只获得了3亿美元赔偿(无偿),不能认为还包括强征的精神损失费。”依据韩国宪法的判决,将视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和强征本身为非法行为。

“朴槿惠青瓦台”对韩、日关系产生了极大影响,甚至想推翻2012年当时大法院的审判结果,不仅是外交部、法务部等政府部门,甚至连大法院的领导层也在此过程中附和雷同,并推迟了判决。这一事实已在检察机关的调查中被曝光。由于该事件成了司法垄断的象征性事例,前大法院院长梁承泰等人主导的审判交易全过程被公开,此次判决仍有重大意义。

在2015年韩日慰安妇协议事实上已经被废除的情况下,此次判决可能会令韩日关系在这段时间内恶化。实际上,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反抗道:“此举将从根本上推翻日韩友好合作关系的法律依据,绝对不能接受。”当前局面需要政府机智应对。国务总理李洛渊表示:“我们将尊重司法部的判断,制定政府应对方案。”并表现出慎重的态度称:“希望韩日关系朝未来指向发展。”

部分人认为:“梁承泰大法院”的审判拖延不可避免,并有见解说日本可能通过向国际司法法庭提起诉讼等措施来强硬应对。但是,如果没有当事国韩国的同意,法庭本身就不成立。在三权分立的民主国家,司法部的独立判断应该得到尊重。日本也是民主政府,理应自重。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opinion/editorial/868040.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