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专栏】韩国大选民意调查为什么来回变动?

图片来源:韩民族日报

民意调查研究中,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失败例子,是《文学文摘》(The Literary Digest)于1936年根据邮寄问卷结果,对美国总统选举做了错误的预测。自1916年选举以来,该杂志一直被认为能很好地预测美国大选结果,但当年该杂志预测,阿尔夫·兰登(共和党)候选人将以55%的支持率,力压41%支持率的富兰克林·D·罗斯福(民主党)当选。但结果正好相反。挑战连任的罗斯福以60.8%的支持率当选。这场巨大的失败使杂志走上了停刊之路。

该杂志根据汽车登记簿和电话号码簿上的地址,从当年9月6日到10月31日发送了超过1千万张的虚拟选票,得到了236万人的答复。与此不同的是,盖洛普民意调查在选定的5万人中,共收获了1500人的答复,盖洛普以此预测罗斯福将以56%的得票率当选。由此看来,更多的样本数量并不是民意调查准确性的核心变量。

从1988年佩弗里尔·斯奎尔 (Peverill Squire)的研究来看,《文学文摘》的样本存在一个问题,即系统地排除了穷人,罗斯福在穷人群体中拥有更高的支持率,那些支持兰登的人更加积极地参与回答,这也导致了预测失败。根据选举后的盖洛普调查结果,在收到《文学文摘》问卷的人中,罗斯福的支持者也更多,罗斯福和兰登的支持率分别为55%和44%。但是应答者的分布却与此大不相同。

最近韩国第20届总统选举的民调结果似乎一直在变动。同一天或相差一天的调查结果的差距大幅超过误差范围且排名颠倒的情况很多。在1月11日至13日的盖洛普调查中,李在明的支持率为37%,尹锡悦为31%,在1月9日至14日的RealMeter(Oh my news委托)的调查中,李在明为36.7%,尹锡悦为40.6%。另外,在1月14日至15日韩国社会舆论研究所的调查中,李在明和尹锡悦的支持率分别为36.2%和41.4%,而在1月16日至17日的Embrain Public调查(NEWS1委托)中,李在明和尹锡悦的支持率分别为35.6%和34.4%。

民意是朝夕令改的吗?好像并非如此。观察具有何种政治倾向的人积极参与调查,就能解开谜团。民调机构考虑到性别、年龄、地区选民的分布来收集样本。然而,这种方式收集的应答者的政治倾向根据调查大不相同。

在李在明和尹锡悦支持率分别为37%和31%的盖洛普调查中,保守层占25.1%,进步层占24.0%,保守层比重只高出1.1个百分点。但是在李在明为36.7%、尹锡悦为40.6%的RealMeter调查中,保守层占28.4%,进步层占21.2%,保守层比重高出7.2个百分点。韩国社会舆论研究所的调查中,保守层比重高出10.8个百分点。如果60%左右的进步层支持李在明,60%左右的保守层支持尹锡悦,那么在样本中任何一方的比重增加1个百分点时,支持率就会高出0.6个百分点左右。

在李在明的支持率为35.6%、尹锡悦为34.4%的1月16日至17日Embrain Public调查中,进步层的比重比保守层高出2.6个百分点。这种政治倾向分布也是近年来罕见的。在样本收集过程中,谁能解决这些缺陷以及如何解决将备受关注。在解决之前,只能辩证的去看待这些民调结果。

郑南求 评论员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opinion/column/1027971.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