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美国正式瞄准“中国制造2025”,牵制中国十大核心产业“技术崛起”

令美国忌惮的“中国制造2025”究竟是什么?

图为在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的一家LCD工厂内,劳动者们正在查看产品。(图片来源: 武汉/路透社 韩联社)

美国4月4日宣布将对原产于中国的1300种商品征收25%的高额关税,正式瞄准中国为培养未来产业正在推进的“中国制造2025”。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表示,根据“中国制造2025”等中国工业政策受惠领域对美国经济和消费者造成的影响,美方敲定了对华征税商品清单。此举明显带有将中国未来成长可能性作为主要攻击对象之意。

“中国制造2025”是由中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2015年首次公布的一项政策,该项产业战略旨在通过夯实制造业基础和技术革新、绿色发展等,实现中国经济模式由“数量增长”向“质量增长”的转变。到2020年,将中国核心零部件、材料的国产化率提高到40%;到2025年,在实现70%国产化率的同时将十大核心产业提升至全球最高水平。十大核心产业是指新一代信息技术、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绿色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引领中国未来的产业。为了实现从以纺织品、组装电子产品等低技术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经济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为中心的经济转变,中国政府设立了各种补助和优惠等,致力于发展相关产业。

有分析认为,美方看上去是暂且将“政府支持”视为问题点,并借此阻碍中方脚步,但实质上美国国内却是瞄准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的出口规模原本就在不断扩大,被纳入美国征收高额关税对象的商品总价值达600亿美元,但其在中国整体出口中的占比仅为2.6%。随着内需市场的急速增长,中国的出口依存度也在逐年递减。面对这一情况,美国认为应当从战略上切断中国与美国展开激烈竞争的尖端技术领域的成长空间。

但也有观点指出,美国并非中国的尖端技术出口主力市场,因此相关措施的成效或将十分有限。中国早已开始对外出口高速铁路车辆、华为的通信设备和比亚迪(BYD)的尖端电池等,但是从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一带一路倡议”来看,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出口均是与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本输出同步进行。此外,华为在今年2月发布了5G商用芯片,中兴(ZTE)于4日首次成功完成了5G示范通话,中国信息技术企业不断取得各种成果。但每当这些中国企业计划进驻美国市场时,美方便会以安全隐患等各种标准为由予以阻挠。

金畏铉 驻北京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international/china/839138.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