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向全球发动“关税战争”,焦点不仅在于对方国家如何应对,也在于美国自身能坚持多久。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所受冲击远超其他地区,加之反对舆论也不容小觑,美国的“抗压能力”被认为是决定这场关税战争是否会长期化的核心变数。
纽约股市标普500指数本月4日和5日两天暴跌超过10%,7日亚洲市场期货交易也下跌逾3%。尽管特朗普等人声称本国金融市场的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可以承受的代价”,但外界普遍认为实际冲击远超预期。
尽管面临这些冲击,特朗普政府官员仍表明“誓不后退”的决心。特朗普6日在专机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谈及金融市场动荡,重申“要想解决问题,有时必须吃药”,即必须承受一时的痛苦。他声称,高额关税将刺激就业和投资,使美国成为“前所未有的富裕国家”。他还表示:“我们每年因中国而损失数千亿美元”,“若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不会与中国达成协议”。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拉特尼克当天在接受CBS采访时表示,将如期于9日开始征收对等关税,绝不延期。
但美国媒体和专家纷纷指出,特朗普政府过于相信自身承受关税冲击的能力。尤其是在拜登政府时期物价大幅上涨的情况下,对主要消费品供应国——亚洲国家征收高额关税,极可能反噬自身。有预测称,由于美国对中国加征34%的对等关税,中国生产的iPhone 16 MAX价格可能会从1599美元上涨到2300美元。生产设施集中在中国、越南(对等关税率46%)、印度尼西亚(对等关税率32%)的耐克,在3日关税消息公布翌日,股价暴跌14%。4日,特朗普宣布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进行了“非常有建设性的通话”后,耐克股价又上涨3%,进一步体现了关税政策的影响力。
除了上述三国,让美国人穿上低价衣服的柬埔寨(49%)和孟加拉国(37%)等国也被征收了高额关税。因此,美国进口服装的平均关税率从14.5%上升到30.6%。
特朗普方面声称,关税对消费者价格影响甚微,甚至没有影响。也就是说,进口商和制造商会为了保持价格竞争力而抑制涨价。然而,安联保险集团预测,关税负担将转嫁到美国进口商品的三分之二的价格上。
《金融时报》指出,考虑到美国企业需承担中间材料与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以及欧盟等对共和党票仓地区的报复性关税,再加上不断扩大的负面舆论,这场关税战将难以长期持续。在亲共和党倾向的民调机构拉斯穆森4日的调查中,对特朗普的施政好评率为49%,差评率为50%。这是特朗普第二任期以来,该机构调查中首次出现差评率超过好评率的情况。
李本宁 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