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东亚人是如何变成“黄种人”的呢?

《成为黄种人:种族思维简史》

《成为黄种人:种族思维简史》

据称,在由马可•波罗口述的《东方见闻录》一书中将中国人描述为“白人”。18世纪传教士们留下的记录中也写道,包括日本人在内的东亚人的皮肤肯定是白色,但到19世纪他们的肤色逐渐变为了“黄色(yellow)”。不仅仅是游记和科普书籍,在艺术作品中也开始将东亚人描绘成拥有黄色皮肤的人。那么到底在此期间发生了什么呢?

国立台湾大学教授奇迈可(Michael Keevak,54岁,见照片)在他2011年出版的著作《黄种人的诞生:种族思维简史》中,深层探究了曾一度是“白人”的东亚人后来被归类为“黄人”的渊源及内幕。

图为奇迈可教授。

在东亚人的脸上贴上“黄色”这一标签的第一名“嫌疑人”是卡尔•冯•林奈(1707年~1778年)。他将亚洲人的肤色用表示暗沉之意的拉丁语“fuscus”进行了表达。之后在1758年~1759年出版的《自然的体系》第10版中,将其具体表述为“luridus(淡黄色,苍白的)”。打破林奈描绘的颜色,将其烙上“蒙古性(mongolianness)”这一完全不同性质烙印的人正是布鲁门巴赫(1752~1840)。

身为著名的比较解剖学的创始人,这位德国动物学家并没有止步于将亚洲人的肤色规定为“淡黄色(gilvus)”,而是更进一步。他将可以立即联想到阿提拉、成吉思汗以及帖木儿等欧洲人认为不吉利和具有威胁性名字的蒙古也拉了进来。对于这一表述,起初大家都感到非常陌生,但随着逐渐有越来越多去东亚旅游的游客们将当地人称作是黄人,“‘黄种人’成为了19世纪人类学的核心要素”。

但是,“黄色”这一标签中浓缩了歧视、排斥以及暴力。正如世界上没有纯白人和纯黑人,“蜡黄色的”人也是不存在的。尽管如此,西方人“创造”了肤色,并新“发明”了蒙古眼、蒙古胎记以及蒙古征(唐氏综合征),从而将黄种人变为非正常的代名词。在移民从亚洲涌入之后,用蕴含着人口过剩、邪教、经济竞争、政治和社会退步等各种负面含义的“黄祸(yellow peril)”警报进行应对的也是西方人。只要大概估摸一下在白人下面分布着黄人-黑人的这一“等级制度”最终受益人是谁,就能意会到“人种的颜色论”这一理论的潜在意图。

作者为该书的韩语版本另外写了一份序言。他在韩语版书的序言中问道,“所谓的黄色这一歧视性的(……)单词是否应该停止使用了呢”。在此书中,脚注和参考文献所占分量很大,甚至在总共348页的书中占据了三分之一,由此可见这些内容为作者的主张提供了充分的依据。

姜熙澈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www.hani.co.kr/arti/culture/religion/753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