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整体 > 评论专栏

【专栏】大韩民国主流会改变吗?

登录 : 2020-11-23 11:47 修改 : 2020-11-23 03:17

成演哲 记者

成演哲 全国新闻组长

采访青瓦台过程中,有一个问题长期积压在心头。如果有机会,这个问题应该在明后年去发问,但现在因为人事调动不再采访青瓦台,而且提前发问也未尝不可—因为这样会有更多的时间去行动。

“到目前为止,大韩民国主流发生了多少变化?”

改变主流的承诺是文在寅总统回答为什么从政的提问时提出的目标。有人说这句话是他作为在野人士时在喜马拉雅背包旅行时说的,还有人说是他在接受某媒体采访时说的。假如幸运地获得机会,记者曾想在他的卸任记者会上举手提问这个问题。

文总统的任期还剩一年半。就任3年半后的今天,雄心勃勃的承诺取得了何种进展?

文总统此前一直尝试解构点缀着亲日和反共、独裁和财阀的韩国主流。他断然制止了建国节争论,对若山金元凤进行了重新评估,并突出平凡普通人独立运动,取得了一定成果。特别是通过三次韩朝首脑会谈,寄生在韩朝对立中的极右、反共势力从国会权力中挤了出去,其意义绝不可低估。

然而,从一些老问题来看,还远远不够。

检察改革依然步履维艰,他多次在回忆录和采访中表现出遗憾。检方,借高级记者成汉镛的话说,试图克服各种逆境,再次发挥“跨政权神功”。文在寅总统对参与政府的失败有着深切感受,看上去,在他的政府中检方不可能避开改革利刃。但是结果如何?改革陷入泥沼,几乎体无完肤。

如果说检方以往的神功是揭开执政势力的积弊,检方今天的神功就是在制造麻烦,是一种搞乱局势混淆是非的技术。检察总长尹锡悦对前法务部长官曹国进行“坚壁清野作战”式调查,人事安排上清一色重用特殊调查人员,以包庇亲信发出了死缠烂打的信号弹。之后,法务部长官与检察总长之间陷入难分内外与是非的无限争吵,足以令人联想到莫比乌斯之带,而检察改革的目标就在其中被扭曲,成了一种让人累让人厌烦或让人腻的东西。改革的外形本身变得模糊了。既保住了检方,又借此获得了大选候选人榜首的声名,因此可以说,赢家是检察主义者尹锡悦。

青瓦台因同检方争斗气而泄劲,作为更坚固的既得权的法院改革则连起步都未能实现。曾经的司法垄断案被告人、前大法官朴炳大重返律师行列,大法院对参与世越号惨案时局宣言的教师作出了罚款判决。

地区均衡发展是政府的招牌承诺,却毫无成效。首都圈现已集中了一半以上的人口,作为强大主流的江南不败神话就居高不下的房租一样高涨。重复错误是愚蠢的。直到上个月政府才把地区均衡新政作为韩国版新政的轴心补充进去,成为继数字、绿色、社会安全网新政之后的第四个主轴。这让人觉得,该政策的地位并不靠前。

还有劳动问题。“某青年劳动者”全泰壹去世已经50年之久,而仍然难以开口说劳动者是主人。非正规职、特殊雇佣的劳动者们仍然在法律之外或者法律不能到达的地方在“太辛苦”的抱怨中倒下。在以新技术为口号的第四次产业革命时代,主流的壁垒比资本积累以前的时代还要难以超越。文总统的遗憾似乎也没什么不同。他说:“全泰壹烈士也许会说(尊重劳动的社会)离我们还很遥远吧。”

要走的路很远,而夕阳已西下。但要减少日后的遗憾,一年半又绝非短暂的时间。

所以要向他问一个此时此际已不能问的问题: “主流,会改变吗?”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opinion/column/970999.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