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整体 > 文化·韩流

白人是如何成为好莱坞电影中“美的标准”的?

登录 : 2020-06-05 05:30

【书评】《怀特:重塑白人的政治学》

揭露被艺术媒体重塑的白人形象掩盖的白人中心主义
引领解构种族主义话语的文化研究经典著作

西方白人社会开始把自身作为反省的对象进行相对化,是20世纪60年代去近代哲学出现以后的事情。70年代末,爱德华•萨义德继承去近代哲学的讨论写出《东方主义》,为解构西方中心主义提供了重大转折点。赛义德在该书中非常有说服力地揭示,西方歪曲东方并以这个扭曲的形象为镜子,构成了自己的“优越”身份。 1990年出版的罗伯特•杨所著《白色神话》指出,即使是最进步的理论家,譬如萨特、阿尔都塞、福柯,也没有摆脱以西方为中心的“白色神话”,从而使西方社会的自我批评向前迈进了一步。

英国文化研究者理查德•戴尔(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电影系名誉教授)的《怀特:重塑白人的政治学》(White: Essays on Race and Culture),被评为展现西方白人的自我批评又一进步的著作。作者在书中追溯,白人这一人种在西方艺术媒体中享有有别于其人种的特权地位,同时又被重塑为代表人类的“普遍人”。作者所指媒体包括文艺复兴以来的西方绘画、19世纪发明的照片、20世纪大众化的电影,尤其通过好莱坞电影揭示了“白人禀赋”标准如何成为超越所有人种的普遍标准。

该书首次出版于1997年。在这本书之前,也有不少著作分析电影等艺术媒体里的种族主义,但那些书重点探讨”有色人种”在艺术媒体中是如何被刻画的,该书则不同,其讨论对象是“白人自己”,这是那种反种族主义话语留下的空白。换言之,该书可以说是第一部用白人自己的眼睛分析白色人种重塑现象,从而解构白人普遍性的著作。由于这种先驱者作用,该书过去20多年间在文化研究领域中被奉为经典。

在进入本论之前,作者讲述了成长过程中所经历的私秘事。作者小时候喜欢玩洋娃娃,奇怪的是,他对非白人朋友更有亲近感。随着与这些朋友相处,作者知道了他们与自己不是同一个种族,重新意识到自己是白人。接着,作者坦言,青少年时期他发现自己是同性恋。也许是同性恋的边缘性给作为白人的正宗性造成了裂痕,而这个裂痕导致了对“白人禀赋”的反省。

作者在书中用“非白人”(non-white)代替了”有色人种”一词,因为”有色人种”这个词误导人们将白人理解为“无色人”,即“无色人种”。正如该书强调的,白人显然是有肤色的有色人种,更何况肤色事实上并非白色。白人把别人称为“有色人种”,反映了白人“白色不是颜色,超越颜色”的观念,“无色”的观念暗示白人与所有有色人种处于不同层次。同时,作者通过历史文献揭示,白人自称为白人并不仅仅因为皮肤相对明亮,而是因为白色这一象征中蕴涵着精神、纯洁、高尚等意义。

在白人社会中,“人种”一词的使用也与“有色”一词的使用情况类似。种族指白人以外的所有有色人种,而不指白人自己。白人不是种族之一,而是人类这个物种本身,白人的想法是“别人是人种,我们是人”。所以,白人总把自己视为超越特殊性的普遍性本身。相反,被打上种族烙印的人只代表自己的种族,作为人不能体现普遍性。这种白人中心主义在很多好莱坞电影中反复再现。

怀特:重塑白人的政治学

作者在书中还用相当长的篇幅来解释,白人以美的典型出现是选择性发展媒体技术的结果。19世纪发明于欧洲的照片,将技术开发集中将白人的面容再现到最美,白人的面容自然而然地固化为规范。以白人为标准的摄影技术在20世纪原封不动地转移到了电影拍摄技术。问题是,表现白人面容达到最优化的拍摄技术完全不适合拍摄非白人,因而,如果白人和非白人一起出镜,非白人看不清、有斑点或不上镜看上去比实际丑。白人中心主义就这样在摄影和照明技术上发挥力量,在这种无形的白人中心主义性下,非白人当然只能处于美的边缘。

作为白人,作者在书中强调的是“对白人特殊性的自我认识”。白人不是一种普遍存在,白色只是多种颜色之一。但在现实中,白人从认为自己是特殊的“人种”,而把自己制定的标准立为人类的普遍标准,按照该标准视自己为正常,其他人种则没有达到那个正常水准。作者说,除非解构这种白人中心主义,否则种族多样性与混种性平等相处是遥远的事情。该书的结论是“白人必须学会把自己看做白人,看到自己的特殊性,换句话说,白人(对白人自己)应该变得陌生”。

高明燮 高级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culture/book/948036.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