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整体 > 评论专栏

【专栏】世界经济正走向“日本化”?

登录 : 2020-02-12 11:39

李康国 立命馆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李康国 立命馆大学经济学部教授

世界经济中游动着一个幽灵,那就是对发达国家都会变得像日本一样即所谓“日本化”的担忧。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初泡沫破灭以来长期处于萧条、通货紧缩和低利率之中,尽管采取了多种政策,经济增长依然停滞不前。

从当前世界经济的表现来看,似乎可以理解。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在央行的努力下避免了经济崩溃,但此后经济未能迅速恢复。由于总需放缓,通胀与利率处于较低水平,而量化宽松或负利息之类非传统货币政策又有重大局限,因此很多人认为财政扩张势在必行。目前人们纷纷议论,如果下一次经济衰退来临,应当以何种宏观经济政策应对。

尤其是,其他国家也很有可能像日本一样因老龄化从而导致增长放慢。事实上,日本的长期停滞的确与人口变化有关,其劳动年龄人口1995年达到顶峰后后一路减少,当然给全盘经济的生产造成了不利影响。而且,老龄化还会对经济的消费与需求带来负面影响,随着劳动者年龄增长进入老龄期后,生产力的上升也会放慢。

不过,如果企业随着老龄化进程扩大投资并使用更好的机器,劳动生产率也会有所提高。事实上,以工人单位时间产出测算,日本的劳动生产率不比其他发达国家低多少。1997年至2018年期间,日本的劳动生产率大约提高了28%,低于美国和瑞典但略高于英国和德国。

麻省理工学院(MIT)教授达隆•阿齐默鲁等人近期通过比较各国资料发表的实证研究报告称,1990年至2015年间,老龄人口比重的增加一般不会对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产生不利影响。他们强调,老龄化速度较快的国家通过引进更多的工业机器人提高了生产力。也就是说,老龄化会使世界经济陷入“结构性长期停滞”的担忧没有多少根据。

布朗大学埃格特逊(音)教授就此解释说,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情况的确是那样,但利率几乎降为零的经济危机过后,老龄化对经济增长构成负面影响。零利率之前,老龄化带动增加储蓄,降低实际利率,从而促进投资,而名义利率为零、通货膨胀较低的现在,老龄化无法带动利率下降,反而产生储蓄过剩,对经济增长的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大。

由于缺乏证据证明金融危机前后老龄化对投资产生的效应是否有所变化,而且危机过后时日尚浅,他们的研究都有一定局限,但也有一个重要的启示:在不平等加深等因素导致总需求不足从而出现零利率和长期停滞的情况下,如果老龄化进一步发展,经济会面临严重的“日本化”风险。

导致日本出现总需求放缓,特别重要的因素是资本与劳动之间的失衡。日本经济的问题事实上在于其工资上升率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日本2017年的每小时名义工资与1997年相比几乎未变,而美国和德国分别上升了90%和50%。日本同韩国一样,90年代后在发达国家中变成了企业利润与储蓄率最高的国家,但投资并未相应增加。这一状况在安倍经济学出笼后依然如故,日本企业的现金保有量2013年之后增加了三倍之多,到2019年第三季度已达506兆日元。

提高生产力的果实未能给工人带来好处,最终导致劳动收入分配率下降,安倍经济学出笼后工资上升缓慢,工人份额进一步缩水。这与劳动市场的变化有着很大关系,因为劳动市场出现工会组织率下降和结构调整扩大。日本的非正规职比例从90年代的20%一路上升到2018年的38%,而且工资不平等问题日趋严重。这一变化抑制了消费,并使总需求放缓,成为经济复苏和增长的障碍因素。

  随着迅速的老龄化,经济增长率出现下滑趋势,人们纷纷惊呼韩国也会步日本之后尘。老龄化潮流势不可挡,但过分担心老龄化的不利影响并不可取。日本的经验证明,要避开“日本化”这个幽灵,就必须努力改善分配结构,扩大总需求。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opinion/column/927698.html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