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
整体 > 政治·社会

从7米长的火箭到“世界”号……韩国运载火箭三十年血泪史

登录 : 2022-06-22 05:19

1993年固体燃料科学火箭1号迈出第一步

初期没有火箭发射和试验场,独自苦战30年

6月21日,在位于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宇航中心,韩国自研运载火箭“世界”号(KSLV-Ⅱ)进行第二次发射。图为“世界”号发射升空。 (图片来源:联合摄影采访团)

1993年6月4日,在忠南泰安郡安兴试验场发射的 “科学火箭1号”(推力8.8吨,搭载重量150公斤),只达到39千米的高度,飞行距离为101公里,最终失败。29年后,韩国自主研发的“世界”号运载火箭发射成功,达到700千米的目标高度,并成功将卫星送入近地轨道,飞行距离为2800公里(以2级火箭为准)。与29年前相比,“世界”号 推力增加了34倍(300吨),搭载重量增加了10倍(1.5吨)。

但“世界”号为止,韩国的航天开发过程并不顺利。1997年,韩国利用本土技术制造了科学火箭2号,但因韩美导弹方针,致使韩国无法将火箭发射到太空,也无法提高火箭的飞行高度。韩国国内的条件也非常恶劣,2003年韩国自主研制了30吨级液体发动机,但因国内没有试验场,研究组只能把发动机带到俄罗斯进行试验。在此过程中,因爆炸事故零件被烧毁,俄罗斯不再允许韩国进行试验,火箭的开发遇到了困难。

在“世界”号之前,“罗老”号的研发过程也十分艰难。2009年6月罗老宇航中心竣工,两个月后,在宇航中心发射了2级型运载火箭“罗老”号,“罗老”号的1级火箭使用的是俄罗斯生产的“安加拉”号。由于整流罩未能正常分离,“罗老”号第一次发射以失败告终。一年后,“罗老”号进行第二次发射,一级火箭爆炸,韩国飞向太空的梦想再次受挫。

“世界”号1级火箭中的75吨级液体发动机的燃烧试验。 (图片来源: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

2013年1月30日,“罗老”号第三次发射成功。韩国以“百折不挠”的毅力加入了航天国家的行列。但当时的“罗老”号并不是完全依靠韩国技术制造的运载火箭。

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从2010年开始研发“世界”号,共投资1.9572万亿韩元。航空宇航研究院以30吨级发动机研发经验为基础,开始研发75吨级发动机,但即使发动机研发成功,也没有可进行试验的设施。

事业预算的四分之一(5千亿韩元)用来建造试验场等10多个试验设施。到目前为止,共制造75吨级发动机34台、“世界”号3级火箭使用的7吨级发动机制造了12台。75吨级发动机共试验184次耗时18290秒, 7吨级发动机试验93次共耗时16925秒。运载火箭自主开发事业本部长高正焕(音)表示,试验过程中发生过发动机爆炸事故,但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图为,在全罗南道高兴郡罗老宇宙中心综合燃烧试验场正在进行75吨级液体发动机的燃烧试。 (图片来源: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

因为研发运载火箭既没有既定原则,也没有教科书,航空宇航研究院的研究员们自主完成了运载火箭的研发到发射的全过程。他们吸取了“世界”号第一次发射失败的经验,不断改进,在第二次挑战中取得了成功。

高兴郡(罗老宇航中心)/李根永 记者

韩語原文: https://www.hani.co.kr/arti/science/science_general/1047978.html

相关新闻